远玉河轮船员牢固树立“把隐患当事故处理”这个安全观念,用他们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和善于观察设备细节的慧眼,每时每刻紧盯安全工作,通过技术创新,确保船舶设备安全,人员生命安全。
远玉河轮水手长王艺新是一名老水手,多年担任船舶监造使他有着丰富的修造船经验。他在工作中发现每次在船舶释放舷梯接送引水的过程中,船员们需要把舷梯放到舷外,再在毫无遮挡的舷梯上逐一扶起栏杆,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很大,尤其是在船舶发生颠簸过程中,极易造成坠海。王艺新琢磨着如何让水手每次安放舷梯时确保安全。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他首先想到用现场焊接组件办法进行改造,但甲板禁止明火作业,于是他又尝试用钢丝绳固定,但这样一来,每次释放舷梯效率低。经过多次试验论证,他最终找到了制作工装的改造思路。王艺新找来了远玉河轮技术能手、机工长杨成全,两人一拍即合,一起研究制定作业步骤。由于部分工作是舷外作业,为确保作业船员人身安全,大副万勇提前一天召开安全动员会,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预案,严防作业风险。改造中,王艺新和杨成全首先制作了和舷梯横梁同样宽度的工装固定在舷梯横梁上,这是这项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创新的地方,巧妙利用了横梁,并通过其与栏杆有效的连接,用绳索使栏杆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接下来他们用预制的绳索一端与一侧舷梯栏杆扶手固定,另一端穿过工装上的眼环与另一端栏杆扶手连接。系固后,通过释放舷梯使栏杆扶手自动升起,船员们再进行舷梯栏杆其它连接作业。这个改造大大提高船员们在工作中安全系数,成功解决了安全隐患。
远玉河轮的能工巧匠们勇于创新,经过多日的制作和安装,船员们安全顺利完成了舷梯改造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给船队同类型船舶的的舷梯改造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远玉河轮也在打造“十项全能”指数和创建标杆船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