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的剪贴画

发布日期:2022-06-10
作者:仲波
字号:[ ]

  中波公司成立初期,许多海员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投身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为保障国家“海上生命线”贡献青春血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姚淼周就是那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业务能力突出的青年船员,是一位理想信念坚定的共青团员。今年是姚淼周烈士牺牲65周年,谨以此文致以最深沉的纪念。

  姚淼周,又名姚镜川,1928年4月出生于上海崇明县浜镇西姚家宅一个普通家庭。1947年,姚淼周到上海招商局当了海员,随后去了香港,由于工作勤奋努力、知识基础扎实,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英语功底,一年后便担任香港招商局鸿章轮三副。早在中学时代,姚淼周就受进步力量感召,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热切期盼着新中国的早日诞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香港招商局海辽轮率先起义,回归祖国大陆;之后,鸿章轮等13艘船舶也正式宣布起义。然而,要成功完成起义并不顺利,作为鸿章轮二副和工会主席的姚淼周始终立场坚定,和船上其他进步船员一起挺身而出,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最终将五星红旗升上了鸿章轮船头,成功完成起义。不久,23岁的姚淼周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的前身——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然而,西方列强对我国实行禁运封锁,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襁褓中,而逃往台湾的国民党为了反攻大陆,不惜从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对大陆搞破坏。姚淼周回到祖国后,在中波公司“布拉卡”号油轮上任职,年仅24岁便被提升为二副,成为该轮业务职务最高的中国船员。“布拉卡”号往返于中国和罗马尼亚,为国家运输油料,每次往返必经台湾海峡。1953年10月4日下午,“布拉卡”号在台湾海峡被台空军战机盯上,之后又遭到台军舰艇开炮拦截逼停。台军强行登轮,将船舶劫持到高雄港,除外籍船员外的17名中国船员全部被扣押在高雄港左营军法处。在进行严酷审问的同时,台当局还实施“攻心战”,企图对船员进行策反,并要求所有被扣船员宣誓反共,若有不从,便施以严刑拷打。

  敌人早就知道姚淼周是共青团员,也是业务骨干,在船员中威信很高,便把他作为重点攻破对象,在他身上动脑筋、下功夫,耍手腕、施奸计,但一切都无济于事。1953年10月中旬,姚淼周被押送到台北市,后被带到同乡施珍的家里,企图借同乡之情策反姚淼周。姚淼周和施珍虽早已认识,但此时见面彼此都心照不宣。两人推心置腹谈了许多问题,姚淼周特别向施珍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气象、新希望……他说:“一个坚定信念的共产主义者是绝不做有损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事,也绝不投降叛离祖国的。”见毫无效果,台湾当局只得把姚淼周等大陆船员送到火烧岛实施监禁。火烧岛是一座孤岛,物资匮乏,生活困苦,被劫持的大陆船员们在特务、军警的严加看管下忍饥挨饿、受尽虐待。

  1956年10月,台军法处以“叛乱罪”判处姚淼周死刑。“我对此宣判结果早有心理准备。人总是要死的,为新中国建设而死,是无怨无悔的。”姚淼周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狱中的时光,他利用有限的时间为狱友们补习英语,激励他们出狱后回到祖国大陆。夜深人静,姚淼周借着月光,将积攒下来的糖果纸制作成一幅幅剪贴画,其中有一幅名叫“甜蜜的家庭”的画作十分精美。画中,帆船在海上航行,海鸥在天空飞翔,一轮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一位船员正手持望远镜瞭望家乡。姚淼周在画的右上角写道:“可爱的祖国,可爱的家乡,我愿贡献我的一切,为了您的富强。”这是他的绝笔之作,也是他的青春誓言!

  1957年4月9日清晨,一群全副武装的军人闯进牢房,将姚淼周押赴刑场。临刑前,他一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随着枪声响起,他用29岁的生命践行了青春誓言。

  姚淼周牺牲后,他精心制作的那本画册和一块手表在狱友的帮助下送出牢房,辗转到了好友施珍家里。1987年,施珍回到故乡崇明,向姚淼周家人详细讲述了姚淼周在台湾关押和牺牲的经过。

  1990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正式发出通知,追认姚淼周、刘学勇(时任“布拉卡”号政委)、周士栋(中共党员,时任“哥德瓦尔特”号三副,牺牲时年仅27岁。该船于1954年5月被台当局劫持)等3名中波公司船员为革命烈士。

  【作者单位:中波公司】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