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集团2018年度先进典型风采录
王敏,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港口工程基础建设管理工作30年,主持和参加过国内外二十多个码头项目的建设管理。作为中远海运港口工程采购部总经理,王敏顺应时代发展,不断钻研探索港口建设新领域新业态,并以专业的视角、专业的方案、专业的手段,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港口发展新模式,科学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智慧港口。
自动化码头的先行者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中国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堆场平行码头布置的全自动化码头,王敏与项目团队一起,结合码头实际情况,实现全自动化码头和常规码头混合作业模式,为国内外常规码头改造为自动化码头提供了借鉴,首次采用了锂电池驱动AGV,并首创自动充电装置,首次采用AGV伴侣,解决AGV与轨道吊之间耦合问题。
2017年11月5日,中远海运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控股投资的海外绿地项目——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正式开工。这是中远海运在中东第一港,项目战略意义重大,且打破以往海外项目EPC模式,对业主极具挑战。建设时间紧、海外报批难,设计、报批、施工需同时推进,项目团队要倒计时排工期定措施进行建设,而且要求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技术,极具挑战性。作为中远海运港口工程采购部总经理、阿布扎比码头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王敏的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该项目的工程建设总负责人,王敏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每天北京时间上班,阿布扎比时间下班,用不可想象的快速度完成了项目的设计招标、自动化工艺论证及方案设计,完成了自动化大型港机设备的招标、海外驻地工程师及咨询机构的选聘。凭借其近30年的建设技术经验和管理能力,通过精心的费用测算及缜密的招标方案设定,公开招标以最经济的价格选取了全球最优的设计、施工、监理及设备供应商,节省投资0.77亿美金。
阿布扎比码头项目建设规模大、报批难、气候差、文化差异大,加之项目选取世界领先的自动化工艺模式,面对重重困难,在王敏的带领下,团队深入研究,结合码头规模和纵深,首创了世界第一个平行岸线布置堆场采用单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工艺,首创了自动化轨道吊空箱密堆工艺,岸桥采用基于视频流AI智能技术的集装箱和牵引车识别系统试验取得成功。2018年12月10日如期开港,创造了中东地区建设史上的奇迹,也获得了中阿双方政府及中远海运集团的高度认可。
技术引领项目建设
福建泉州港石湖作业区5号和6号泊位工程项目于201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王敏参与了该项目报批、论证、工艺布局设计、招投标、监督检查等全过程管理。为确保项目按工期顺利推进,通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助解决了石料及回填砂的料源地,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也为施工单位节约了成本。运用于该项目的多项技术,如沉箱采用分层浇筑技术、沉箱采用气囊出运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混凝土生产采用全过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混凝土质量,该沉箱混凝土正在申报中交四航局优质混凝土。
王敏还参与了扬州港区4#、5#泊位建设及江都港泊位建设项目。江都港3至5号泊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获评扬州市“瘦西湖杯”质量工程及“五亭桥杯”安全工程,项目建成后获得“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称号。
在阿布扎比码头CFS场站项目建设中,王敏和她带领的团队运用BIM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引领项目建设手段不断升华,不仅在设计阶段细化角色分工,同时协同设计系统、施工管理系统、通信联系系统嵌入式结合,通过三维模型最大程度纠正设计错误、避免重复施工及错误施工,为生产管理提供大量可供深加工的数据信息,为运营后的设施维护提供支持,提高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效率。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智慧化成为港口业态的显著特征,港口信息化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为了推动港口科技进步,适应未来港口发展需要,王敏针对“智慧港口”命题,组成了中远海运港口自动化创新团队。该团队近5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项、交通运输部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国际级科技奖励1项,团队成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9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
任何时代都有一群先行者,试图跨越边界,探索世界。王敏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逐港口璀璨梦想的追梦人,一个个港口建设项目,融通“一带一路”全球枢纽港,铸就了前行的每一个脚步。职场上的她,惯用专业语言“说话”,用实力证明女性担当的边界可以不断扩展。
王敏(右2)在阿布扎比码头开工典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