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宫慧报道 12月11日,集团召开2019年劳模创新工作室评审会,启东中远海运海工黄剑海工建造创新工作室、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卜育才轴舵系工程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夏学禹修船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参加评审会,标志着中远海运重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远海运重工成立以来,在重工工会的大力推动下,所属企业着力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目前,已经建设成形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正在建设中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建成职工创新工作室4个。
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企业内技术能力最集中的职工团体,发挥着劳模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激发广大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力,促进公司各类创新工作取得成效。黄剑领衔的启东海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试运行期间就取得了初步成效:完成了CTV项目原油装载装置的安装调试等节点工程,完成了风电安装船机舱设备布置方案优化、提升系统布置及安装工艺策划等成果。卜育才领衔的广东重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对轴舵系设计及安装问题或事故及时给予技术支持,参与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围绕研究项目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夏学禹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浦东”号船坞改造配电系统优化中,通过开展创新,不仅避免了新增400V配电板的采购工作,同时也节约了施工工时;在电缆托架优化安装中,结合规范要求,经过与船东反复沟通,将托架路径由13种优化为3种,节省了支架数量和电缆拉放难度,节约焊工工作量约1.5万个工时,节省MCT材料600个,折合人民币约70万元。
重工工会将以此次劳模创新工作室评审会为基点,继续加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助力企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切实解决和突破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大量技术难题,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储备技能人才和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