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70
1972年4月1日,承载着为往来新中国的海内外船舶提供燃油供应服务的使命,中国船燃6家直属公司宣告成立,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无法为远洋船舶供油的历史。
这一天起,第一批中国船燃人便开始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创业历程。一切从零做起,一切摸着石头过河,而最大的困难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燃油是油品供应服务的“米”,那么一座座油罐便是“米袋子”。为了首先解决“米袋子”的问题,1989年7月14日,国家交通部一纸批文拉开了中国船燃黄岛油库供储油罐建设的序幕,一幅中国船燃人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壮美画卷也随之铺开。4万立方米、6万立方米、8800立方米、1万立方米,黄岛油库前后历经5期建设,跨越整整20年,硬是将一片寸草不生的沿海滩涂填成了一个拥有19个油罐、占地103.1亩、总罐容积达到11.77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库。
1993年,黄岛油库一期投产运行,投产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中国船燃人终于开始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日子。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历经多次改扩建,黄岛油库作业功能不断完善,时至今日,可满足海上、陆地各品种柴油、燃料油装卸、中转、储存、调合等作业,油库年吞吐量从十几万吨增长到高峰期时的两百多万吨,业务从陆地到海上,从青岛到辐射山东半岛周边,成为目前中国船燃全系统作业功能最完善、工艺最复杂的成品油库。
成长:起起伏伏 陷入低谷
历经胶州湾近30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中国船燃47年来一步步发展壮大,黄岛油库有过辉煌,也有过迷茫,在磕磕绊绊中逐步成长。曾记否,当年这里是车水马龙,24小时灯火通明,作业现场一片繁忙。直到2007年,国家逐步放开了保税油供应市场准入权限,中国船燃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垄断经营一夜之间进入全面市场竞争阶段。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原因,思想观念及经营模式转变“慢半拍”,导致各项经营指标瞬间陷入低谷。面对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青岛公司也未能幸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到2008年以后,航运指数大幅下滑更是雪上加霜,燃油市场需求一蹶不振,再加上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公司生产经营迅速进入“严冬”。黄岛油库也从曾经的年吞吐量200多万吨一下子跌落到了不足100万吨。生产作业量不饱和,油罐周转率大幅降低甚至部分油罐长期闲置,由于地处胶州湾海域的特殊地理位置,油罐、管线等基础设施经年累月受到海水海风的侵蚀,再加上资金不足造成的维护保养不到位,油库上下好像在一夜之间迷失了方向,员工们也仿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突变:硝烟弥漫 风声鹤唳
2013年11月22日,位于黄岛石化区的东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这次震惊国内外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后,青岛市政府作出了黄岛石化区整体搬迁的决定,计划2020年底之前所有石化企业全部搬离黄岛,黄岛油库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难以想象的高额搬迁成本,再加上“搬迁选址”和“长远规划”,三道门槛使得黄岛石化区的搬迁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出师不利的僵局之中,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为降低成本,三年期间,黄岛油库基本进入了单纯的维护性运营阶段,缝缝补补,拆东墙补西墙,保养投入几乎为零。管线锈蚀,油罐铁皮脱落,阀门抱死,甚至小范围的渗漏险情时有发生。但是关于石化区是否搬迁的政策依旧模棱两可。转眼间到了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大范围检查。由于前期依赖搬迁和维护保养投入资金不足,造成消防喷淋管线锈蚀渗漏、设备设施严重失修等,使得检查结果很不理想,甚至一度成为公司的“耻辱”。形势严峻,为公司上下彻底敲响了警钟。
重生:痛定思痛 凤凰涅槃
必须改变!面对历史积淀下来的这份宝贵遗产,公司痛下决心,决定一改以往缝缝补补的维修保养方式,对油库进行彻底改造。公司领导亲自坐镇指挥,全员出动,齐心协力,仅用一周时间就对交通部检查中提出的不合格项进行了彻底整改,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此后,公司一鼓作气,继续加大对油库设施设备投资改造力度,一举扭转了设备老旧、隐患突出等问题。
投资440万元对柴油管线技术改造,实现了国Ⅴ柴油的专罐专用,独立输油管线系统,在山东半岛地区率先实现了国Ⅴ甚至国Ⅵ柴油装卸作业功能,一时间客户奔走相告、纷至沓来。
投资200万元将消防控制室升级改造为全自动装备,将消防喷淋管线全部更换为内外热镀锌专用消防管线和不锈钢喷头,油库消防安全管理更加高大上。
投资100万元修建防护墙,加高库区防火堤,安装3座高杆灯,不仅满足了本库区照明需要,同时也照亮了邻近油库,油库从之前的夜间“蹭光”变成了“被蹭光”。高杆灯上架设的6台球型云台高清摄像机,实现了安全监控无死角,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眼”。
投资300万元对油罐进行彻底大修,拆除锈蚀钢构件、更换罐壁保温层及保护层,罐壁及罐顶防腐、罐体劳动保护更换、泡沫管线、加温管线更换、浮盘检修,罐体检测,工程量之大、维修项目之全,在油库20多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后续还将对所有油罐全部大修。
投资30万元硬化库区管线下方地面,修复门口破损路面,整治和改造陆地装卸车区域……曾经被杂草、乱石覆盖的管线露出了真容,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路口坑洼不平、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的场景不再被司机诟病,陆地装卸车区域更成为提升公司对外服务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硬件改造的基础上,油库还加大软件建设,在办公区开设他山拾玉宣传专栏,将库区内防护围墙设计成安全文化长廊,弘扬干事创业的正能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不到两年的时间,公司针对油库的投入超过1000万元。而油罐大修还在继续,高清视频监控、安全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也已经在路上……
一个个数字的罗列,不仅仅代表着一项项工作的完成,更代表了公司的魄力和勇气。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经营压力,1000万元是何等的弥足珍贵。1000万元,带来的是黄岛油库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转身,从库容库貌到管线设备,从一草一木到员工的精气神,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变化、发展着。
旧貌换新颜,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船燃总部,港航局、环保局、安监局,一次次的专家检查,换来的是一个个大写的赞。油库从硬件到软件,从管理到运营,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和肯定,公司上下的腰杆终于再次挺起来了。
奔梦路上,一路奋斗一路歌。新集团,新征程,新期盼,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黄岛油库全体员工将和千千万万中远海运人一起,牢记“创造价值,连接梦想”的使命,秉承“为航运提供永恒动力”的宗旨,为建设中远海运集团“6+1”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船舶燃料服务商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节选自《回望初心——中国远洋海运与祖国同行70年故事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黄岛油库的罐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