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为挪威公司建造的15.4万吨穿梭油轮“DAQING KNUTSEN”号顺利签字交付,标志着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在穿梭油轮(Shuttle Tanker)建造领域技术和管理日趋成熟,也进一步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穿梭油轮指专门用于海上油田向陆地运送石油的一型油船。由于海上石油转运技术要求较高,该型船大多需要配备一系列复杂的装卸油系统,同时船舶大多配备动力定位系统、直升机平台设施,造价远远高于同等吨位油船。
为提高造船分段总组的完整性,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项目团队连续2年对造船托盘进行梳理优化,重点推进托盘小型化、区域化、专业化,同时加大了工序前移的推进力度。优化后的托盘更贴合现场施工,分段总组安装完整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托盘的小LOT化成果显著,以往大托盘领取的大量材料在现场杂乱堆放得到了根本改善,并对施工现场“6S”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向前迈进一大步。据统计,在下水时,15.4万吨穿梭油轮较比上一艘同型船总组管舾完整性和机舾完整性分别提升5%和4%。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既要保证节点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兼顾安全和后续工作有序开展,这需要非常细致谨密的策划,特别对一些重要的节点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细节需要提前策划。
大型油轮主甲板面积达10000平方米,往常建造时,货油舱反顶部位需搭满脚手架进行施工,花费大量的周期和人力。为此,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专门成立了“货油舱主甲板反顶不搭设脚手架”专项工艺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倒逼船体建造、舾装件安装、涂装施工等工艺水平提升,促进技术、生产、物资三大模块的紧密协作和再融合,提高造船工艺水平,做到降本增效。专项攻关小组通过制作脚手架工装、提高货油舱甲板分段预装完整性、提升吊耳切割工艺等方法,首次实现货油舱反顶不搭设脚手架,达到了预期目标,总计节约1600工时,还降低了安全风险,节省了人工成本。
一个合作性强、管理有力的项目组是顺利交船的保证。随着项目的推进,越到后期尤其在码头建造周期中交叉作业更多。因此公司项目组主动积极工作,高效协调解决问题。该项目使用6台6600伏中压柴油发电机,发电功率达到3860千瓦,项目组与舾装工区认真总结前船的建造经验,组织人员有序推进各项工程,不断提高安装调试效率,最终只用3天完成了发电机负荷试验,该调试报验周期刷新了该系列船同类系统调试报验的最短周期记录。
为保证主机顺利动车、系泊试验,单船总建造师孙华威发扬党员的带头担当作为,带领单船管理人员一起开展设备调试及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他还协调组织舾装工区人员查管路系统、设备接线,把为主机服务的各系统及设备逐一进行调试报验,努力压缩系泊试验周期。最终该船仅使用了54天的时间就实现了主机动车,创下公司穿梭油轮建造从下水到主机动车的最短纪录。试航前两个星期,为了保证试航的时间不延误,舾装工区调试组人员每天调试加班至少到晚上八点,大大保证了调试的进度和试航日期。
通过系列穿梭油轮的建造,历练了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建造队伍的水平,增强了制造实力,赢得客户的信任,亦为企业做精造船建造之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