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远海与大山的桥梁(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2-08-12
作者:丁永洹
字号:[ ]

  三年前,中远海运集团第十批援藏干部董建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着集团的重托,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从内地城市来到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类乌齐县,任类乌齐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开始了对口支援类乌齐县的征程。

  三年来,他始终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董建华以党史学习教育等为契机,始终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使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基本理论联系具体实际,做好自己的各项事务。为了适应复杂的工作需要,他不断补充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认真学习商务、旅游、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增进对该领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努力提高决策能力和指导能力。2021年,董建华荣获昌都市感悟领袖情怀·锤炼“政治三力”践行初心使命演讲比赛一等奖。

  三年来,他敢于担当、求真务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敢于担当、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大力弘扬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我党光荣传统。面临着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董建华自觉树立敢做敢为、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董建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信访工作始终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他积极创新机制,坚持综合施策,深入排查隐患,主动化解纠纷,对照“枫桥经验”,发展类乌齐模式,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定期主持召开信访联席会议、信访维稳会议和信访形势分析研判会议,深入了解调研,宣讲树立法律意识,为类乌齐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督战脱贫攻坚上,董建华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普查组、省级交叉考核工作安排部署会与“千人交叉检查”总要求,在伊日乡组织召开扶贫交叉普查推进会,并通过材料检查、走村访户,实地进入建档立卡农牧民家中,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总要求,熟悉掌握饮水、教育、医疗、住房、生态岗位、收入等情况,向老百姓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助推类乌齐县顺利完成中央脱贫攻坚普查工作。2021年,董建华荣获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在发展旅游产业上,董建华主动作为、协调各方,启动了康巴花都国家4A级景区申报工作,开展了“品康巴文化,推大山旅游”暨类乌齐县中远海运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周活动,涵盖文艺汇演、专家讲座、农牧产品展销、非遗作品展示、藏汉双语艺术展、健康旅游日“快乐健康行,美丽伊日游”等活动形式,以“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体育”等“旅游+经济”的模式带动了旅游产业和农牧产业发展,提高了农牧民收入,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报道或专访,央视新闻联播将其作为端午佳节优秀民俗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在教育事业上,他持续巩固控辍保学成果,主导建立义务教育巩固率监测系统,实施贫困学生控辍保学台账化精准管理,把国家有关控辍保学工作政策、方针宣传到户到人,全力做好辍学生劝返工作。同时,还持续落实好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乡镇学校学生宿舍、辅助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力度。

  在保护传统文化上,他大力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使得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注重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各类传统技艺品质,扩大各类传统技艺在市场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促进传统技艺更加广泛地走进现代大众生活,带动了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来。

  三年来,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对口援藏工作

  “你是大山与远海的纽带,紧紧连着你我他”,这是类乌齐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唱给董建华的歌曲《我的远海兄弟》里的一句歌词。每当听见这首歌,一幕幕与大山(类乌齐在藏语中意为“大山”)干部群众朝夕相处、唇齿相依、同甘共苦的工作生活图景不断浮现在董建华的脑海中,难以平复……

  三年来,董建华在中远海运集团援助类乌齐县第一批干部余贵兵帮扶援助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调研、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各类援藏项目的有序开展。三年来,他配合落实援助资金、项目实施,覆盖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建成一批急需紧缺、覆盖全面、影响长远的援藏项目,极大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地方造血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离援藏生涯结束不到2个月时间里,董建华还与集团积极协调,争取更多的帮扶资金用于类乌齐县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教育培训方面,董建华实地深入乡村学校调研,看到有些学生家境贫困而无法入学接受教育,还有教师顶着家庭经济压力仍一腔热血地投入到教学中,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得知集团设立了类乌齐县“中远海运·格桑美朵”奖助学金,他积极对接,将集团资助和奖励精准落实到位;为全县1万余名师生采购发放保温杯,改善学生饮用热水及酥油茶的难题;建设乡村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到集团党校培训学习,提升素质、开阔视野。

  在新农村建设上,董建华积极协调,先后实施桑多新区和扶贫开发区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及宗龙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投入资金,并助力提升伊日乡和卡玛多乡饮水质量,解决部分村居饮水安全问题;援建县城自来水厂工程,解决类乌齐县中心城区及周边村庄近2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改建伊日乡政府公路桥,并在县城构建类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推进县城交通信息化建设。

  在扶危济困方面,董建华为类乌齐县贫困家庭、孤儿、贫困僧尼和贫困职工提供经济救助,解决他们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

  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董建华协调开展学习培训。2021年,与县人社局合作举办了类乌齐县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组织学员通过现场观摩、交流和互动学习等培训,提升简历编写、面试应答、财务管理等就业实务知识技能。广大赴内地培训的干部一致反映受益匪浅,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真正提升了管理能力。

  在创新帮扶模式方面,积极开展扶贫产品销售与捐赠帮扶活动,创新帮扶模式,将优质的农牧产品捐赠给当地的师生。

  在筹备爱心物资方面,董建华积极协助中远海运集运工会连续2年开展“与爱同行、传递芬芳”“山海交响、心手相连”爱心捐赠活动,并协调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开展“冬衣温暖类乌齐,爱心陪伴夕阳红”“冬衣温暖类乌齐,爱心点亮未来”等爱心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三年来,你扎根类乌齐,始终以很高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把类乌齐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把自己献给了这片土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使在了这片土地上,在这里斗出了一片新天地,作出了突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自己的优异成绩和出色表现,展示了新时期援藏干部的良好精神面貌,谱写了新时期援藏工作的新篇章。你没有辜负党中央和中远海运集团的期望和嘱托,为中远海运集团添了光彩、争了荣誉!你为类乌齐所做的一切、对类乌齐各族干部群众的真挚情意,将永远铭刻在类乌齐发展的史册上!你是与类乌齐各族人民紧紧相随、类乌齐各族人民永远眷恋的亲人!类乌齐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彩色类乌齐这片肥沃的土地永远不会忘记你!”这是类乌齐县委书记王刚强对董建华的高度评价和真挚话语。

  2022年,董建华荣获昌都市第九批优秀援藏干部荣誉称号和类乌齐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但他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集团和社会爱心企业、人士无私援助,更是得益于各位领导、同事和援藏同仁的信任、指导和鼎力支持。他还表示,这三年结交了朋友,收获了友情,丰富了经历,成长了自我。从此高原有了思念的故乡,远方有了挂念的亲人。今后无论工作、生活在何地,都将始终心系这片美丽的热土,向援藏老前辈学习,持续关注关心类乌齐,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类乌齐的发展。他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下,全体干部职工和6万藏族儿女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类乌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灿烂,彩色类乌齐一定会在雪域高原绽放。

  (作者系类乌齐县委办一级科员)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