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瞭望”成为一种习惯

发布日期:2022-08-26
作者:徐利锋
字号:[ ]

  “瞭望”在汉语字典解释为登高望远,就是向远方进行观察。在《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的“第五条——瞭望:每一艘船舶在任何时候应用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可用的手段保持正规的瞭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很多碰撞事故的发生告诉我们,时时刻刻保持正规瞭望是航海人的基本素养。作为确保海上安全航行的首要因素是正规瞭望,需要航海人养成驾驶台上的一种习惯。随着老一代航海人的退休,尽管年轻一代航海人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的仪器,但是航海前辈留下的那些最基本的瞭望技能还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以下做一简单罗列。

  1.关于天气晴朗夜晚可以利用灯光来判断船舶离物标的距离。航海前辈早期就利用灯光线来判断离光源距离的技术。当我们看到渔船是点光,说明距离在约5海里左右;若看到是点光开始散射且光线拉长,那么距离约2海里;若看到点光散射且海面有倒影出现,那么离渔船就不到1海里的距离了,这时船舶必须要避让了。所以利用灯光的光线来判断距离也需要航海路上不断地进行实操和总结。

  2.关于使用望远镜瞭望的正确操作。当驾驶员登上驾驶台那一刻开始,就要积极地应用望远镜经常走动协助进行视觉瞭望。在瞭望时应先注意整体、后注意局部,而后对可能构成危险的目标进行仔细地认真观察。当在有强烈的阳光影响时可以提前装上滤镜。当在夜间使用望远镜时应特别注意“背光”的影响,瞭望时应根据从灯光的暗处到明处去瞭望来避免所谓的“眼花”现象。

  3.关于雷达瞭望的正确操作步骤。前辈们经常讲雷达就是驾驶员的第二双眼睛,在能见度变坏时,她的作用最大,所以驾驶员登上驾驶台接班前首先要将雷达调试到最佳状态,并且远近量程都要搜索海面一番,做到“远处有了解,近处看得清”的效果。驾驶员还要有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将雷达回波与实景图进行对照和确认,能将密密麻麻的渔船从高空往下望的画面转换成平面驾驶台操作来由近至远避让渔船的效果。

  综上,无论采用哪种瞭望手段都有其优缺点,但是我们采用不同的手段去瞭望获取的有关避碰信息可能有所不同,可以达到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在海上航行时,应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采取相应的瞭望手段来获取相关的避让信息。要切记,不论其他的有效手段多么先进和智能,视觉和听觉这两个瞭望基本手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是在大洋上、天气晴朗环境中航行,还是在复杂航区、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船员们都要学会瞭望,给自己一份坚定,让瞭望成为驾驶台上的一种自觉习惯,在一朝一夕持之以恒的行动中体现,将航行安全思想认识到位、理解到位,攒足责任心保持认真有效瞭望,做到能“看清”“早让”,并“驶过让清”,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特运)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