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炊烟回家(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2-09-02
作者:朱春荣 李志豪
字号:[ ]

心灵港湾

祖屋有近40年历史了,父母一直不肯离开。前两年哥哥出资对老房进行了翻盖和装修,住的用的一切现代化,父母心满意足。母亲说:“我们住在哪儿,哪儿就是你们兄弟几个的家,有了家你们回来也有个歇脚归根之处。”

记得以前我们兄弟几个离开老家的时候,父亲说,父母在,家就在,有家就有炊烟,在外疲惫的时候,你们就跟着炊烟回家。父亲说这话时恬静安详,让我懵懂的心灵得到了丝丝慰藉。

记忆里的村庄,一日三次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没风的时候,炊烟像一个笔直的感叹号,直冲云霄;有风的时候,似云像雾,飘飘散散,慢慢地穿过林梢,渐渐地消失在天际,炊烟把整个村庄衬托得如人间仙境。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也不离开村庄,每天日升日落,看炊烟袅袅,多好啊。

吸着旱烟、握着锄头的父亲说,一辈子窝在这村里头,面朝土地背朝天有什么出息,有出息就出去闯荡。哥哥弟弟“野心”大,一心想着离开;而当初不想离开村庄的我,最终却离得最远,如今飘洋过海,航行世界。父母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虽然如今种地不再成为繁重的农活,但生活依然不富裕。想想当初父亲要我们“走出去”是有道理的,他应该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

在外漂泊久了,我就会想到村庄,曾几回梦里跟着炊烟回家。坐在故乡的土坡上,遥望着环绕村庄的炊烟,心会归于平静而不再漂荡,工作的竞争、生活的烦恼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和柔情脉脉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村庄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一座村庄的魂,能让生活于此的人在人生坐标里找准自己的经纬交点,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不管怎么说,故乡就是一个人的根,是飞翔时的起点,也是落地时的归宿,所有的人终将回到故乡,纵然地理上难以实现,心里也会虔诚发愿。“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金句曾慰藉多少游子的愁绪,而又有几人能做到“他乡即吾乡”呢?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故乡的村庄似乎将要变成一棵掉光叶子的老树,孤零零立在那里沦为缅怀的对象。诗和远方,永远值得去探索、去书写,而故乡的土地,同样也值得我们时常去耕耘、去记录。这片曾给我们留下回忆的衣胞之地,我们不能只看着它的衰老,不能只唱着古老的歌谣、看着缕缕升起的炊烟,如果将来有一天,那些在外飘零的人兜兜转转后发现无法归根、无所归依,将会情何以堪?

故乡的村庄,那是我的家,星辰大海不如它的宽广,名川大山不及它的伟岸,那是我一生的依恋。我一直怀念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它能让我的生命保持着长久的丰盈和幸福,终究我会跟着炊烟一起回家。

【作者单位:双鱼座轮】

◎摄影/李志豪【作者单位:广州中远海运(退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