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神韵洛阳城

发布日期:2022-09-02
作者:吕庆志
字号:[ ]

  休闲锚地

  疫情肆虐,阻隔了我们的脚步,只能偶尔翻翻旧照片,寻找回忆。看到了15年前在洛阳的照片,看到了卢舍那大佛,让我思绪纷飞,飞到了那个有独特气质的古城。

  洛阳,顾名思义,地处洛水之阳,也被称作东都、神都,伊水、洛水两条玉带穿城而过。

  从历史看,这座城市有几千年文明,是十三朝古都,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这样评价:“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美景看,这里有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关圣埋首之地关林、洛阳牡丹甲天下的中国国花园以及道教名山老君山。从文化看,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李白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刘希夷云:“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武元衡云:“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欧阳修云:“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如果闭眼遐想,洛阳带给你的不是春花就是春风,不是笛声就是故人,这就是底蕴。

  洛阳是这么一个灵秀、温婉的城市,历经繁华、宠辱不惊,风花遮面、浅唱低吟。

  洛阳最负盛名的景点当属位于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的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与莫高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个。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卢舍那大佛作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奉先寺内,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相传,卢舍那大佛开凿之际,武则天为这个工程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所以,也有传卢舍那大佛的形象、仪表及容姿是按照武则天的面容雕刻的。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与武则天的字号“曌”——光照乾坤之意不谋而合。

  站在佛像下仰视,卢舍那大佛垂首躬身,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目光深邃,形态圆满、安详,极为亲切、动人。龙门石窟和卢舍那大佛是佛教与皇权高度结合的产物,我们能强烈感受到盛唐气息,自信强大、光照乾坤。遗憾的是,佛像的双手在历史的长河中遗失了。龙门石窟内还有大量的雕像经历了唐代的灭佛运动、历年的战乱和无数外国人的盗凿,损毁严重,留下给我们的只是一部分,但所幸卢舍那大佛仍在,与伊河为伴,历经千年,依然安静地凝视这个世界。

  从河对岸再次远视大佛,又会有不同的体验,感慨人工虽伟,在大自然和历史长河面前又是何等的渺小和短暂。

  待疫情退散、春暖花开,我一定要带着家人再去走走看看。近几年,洛阳一直在打造“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相信伴着牡丹之美、润着古都神韵的洛阳一定会越来越美。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大连分公司】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