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报社商务系统建设浅析

发布日期:2022-09-30
作者:谭沛沛
字号:[ ]

  引言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财务管理已经进入了精细化、大数据化、自动化的新时代。企业报社作为传统媒体企业,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其财务工作既要满足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的要求,又要满足其自身媒体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前,如何顺应新政策新形势,建立健全一套务实简便且与财务管控需求和财务共享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建立一套高效率的企业报社商务系统,来为财务工作提供支撑保障,以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和风险防控力、财务管控力,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谈谈自己的思考。

  系统建设目标

  在企业报社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一般包括:财务管理缺乏业务信息系统支撑,业务行为审批依靠手工处理,易存在管理盲区和死角;财务信息系统落后,采用简易手工记账、人工编报报表,致使工作费时费力;财务与业务数据无交互,易形成信息孤岛。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商务系统建设,应以创新理念思考、研究、发现、挖掘和满足企业报社需求,尝试共享服务的模式创新、流程创新和体验创新。基于此,系统建设目标规划为依托所属企业集团统一管理的办公平台,建立全业务覆盖、高效稳健、功能完善及操作便捷的操作平台,打通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发票信息、纳税申报、资金流通路径,实现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税务数据的深度融合,为大数据应用夯实基础,实质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减少操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系统建设架构

  根据问题与需求分析,企业报社商务系统应围绕业务协同、专业服务、支持保障的理念为设计搭建,始于业务需求,精于服务过程,关注于用户体验,行于专业支持、服务保障、风险防控,实现与业务的全方位融合、协同。从系统应用环境看,为统一管理和方便用户操作使用,可将系统搭建于所属企业集团办公系统界面,方便多重身份的用户区分办理不同公司主体的业务;从功能架构看,针对报社主要业务特点,需设计发票管理、银行收款、劳务及稿费支出等重点模块。此外,特别针对企业报社的规模和业务特征,还应注重模块操作界面清晰、填报要点简明扼要、系统审核逻辑覆盖面广、提示问题直观易懂,便于指导用户操作使用,提升业务办理速度和顺畅度。

  1.发票管理模块

  系统设置开票必输要素信息和附件要求提示,在发票开具页面设置特殊标识提示,操作手册中明确操作标准,帮助业务财务完整收集到开票信息,并据此初步判定是否满足开票条件和对照检查开票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也利于及时响应业务需求,按需有序办理业务。该模块与银行收款模块相互关联,信息同步,及时掌握收款详情、了解业务回款情况,双向辅助业务财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将税务政策规定内置于系统审核逻辑,与银行模块实现信息交互,确保资金流、发票流、货物流一致性,降低发票开具偏差概率,确保业务合规合法。业务员通过此模块提交开票申请,系统记录开票信息和状况,避免同一业务遗忘开票或者重复开票;同时,业务员能实时跟踪发票开具状态,避免信息疏漏和延误。

  2.银行收款模块

  分析建立区分收入类型、发票状态的业务操作流程路径和自动化页面切换显示,将会计准则、税法规定、所属企业集团标准化会计核算规则等内置于系统逻辑审核,系统根据条件识别各类业务状况自动完成账务处理。该模块关联发票管理模块,系统设置按收款客户筛选已开具的发票并自动关联已开票信息,自动录入发票信息后推进审批流程,完成自动记账,发票管理模块同步更新信息链接,发票查询模块更新发票状态,用户可通过多个渠道全面了解业务生命周期状况;对于未开票的资金进账将自动触发发票开具流程,避免业务员遗漏开票或混淆开票业务情况,同时达到催收单据、齐全凭证附件的监督效果,规避财务管理风险。

  3.劳务及稿费支出模块

  劳务及稿费是报社的主要成本费用项目,业务操作量较大。为避免个税风险,兼顾大量数据信息网银支付的便捷性和成功率,内嵌个税申报模板、网银上载模板,系统自动算税并一键自动生成网银上传所需付款信息模板和个人所得税申报所需上传模板,直接对接满足网银系统和税务申报系统的支付和申报需求,助力网银支付加速、成功,保障纳税申报高效、准确。

  系统建设价值

  1.财务协同,主动服务,体现价值

  财务协同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业财融合,有效准确服务业务,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且体现出应有服务于管理决策的价值。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促使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和收益管理型向风险控制型转变,实施价值链管理。系统需充分考虑对财务核算的前置,主动地从财务结果向业务最前端推动,实现从业务端到财务端的流程贯通和线上化,将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将会计准则、税法规定、所属企业财务规章、内部控制等管理要求和财务审核重点融入流程管控和系统提示,固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核算准则等。实现规范高效统一的流程监控,以财务管理流程的标准化驱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促进业务规范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和风险防控力,支撑业务高效稳健运作,将风控管理从事后监督移向事前、事中的防控。

  2.流程再造,梳理优化,持续完善

  当前,财务协同更加强调基于流程再造基础上的协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效能的发挥也是基于流程再造,表现为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流程梳理与再造既是系统化功能实现的关键,又是体现财务共享服务价值的必须。要对业务、财务相关流程进行全方位梳理,不断结合业务需求进行专业化分析。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逐步深入,以及业务类型延伸拓展、管理维度的不断精细化,要确定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核算标准,为业务财务一体化对接奠定基础,从而降低管理复杂度,实现流程优化与系统高效运转。

  3.多系统融合,数据交互,信息共享

  业财融合的核心在于业务与财务在流程、系统、数据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依托所属企业集团统一办公系统平台,充分挖掘系统资源,延展优化系统功能,实现业务、财务、资金、税务一体化,通过专项业务模块加通用记账模块,实现业务流程的系统化、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处理。系统实现统筹办公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税务系统、TMS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和数据交互,并自动出具财务报表,同时能够生成满足个税申报和网银支付所需的格式化表单,统一设定规则、统一管控要求,业务过程及结果透明可视化,并兼顾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业务关联、勾稽、比对,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多部门和多系统的信息共享。

  4.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的有机结合、高效协作

  业财融合的关键是业务财务支持参与、协同合作,业务财务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密切合作者、企业价值管理链条的重要参与者。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充分调动和发挥业务财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的协同:在管理流程中相互嵌入、共同把控业务风险点,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分工,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保障。系统架起连接财务与业务的桥梁,实现业务信息采集、传递和分析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业务财务深入业务前端,协助推进落实财务管理要求,将完整、准确的业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至共享财务,以便共享财务进行专业判断,不断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效性;同时,由于系统汇集的信息完整透明,业务财务能实时全面掌握业务办理进度、资金流向、财务信息等情况,将财务共享服务提供的财务数据转变为有效的信息传递给相关业务和管理者,通过商务系统平台促进业务活动与财务服务相互支撑,高效协作。

  写在后面

  综上所述,以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目标,通过流程再造打通企业报社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发票信息、纳税申报、资金流通路径等多链条、多环节,实现了业务、财务、税务、资金数据的深度融合,是企业报社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的商务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以财务共享为核心,以财务协同为突破口,将财务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实现从业务端到财务端的流程贯通和线上化,能够实质性地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工作质量效率,是一套经实践检验务实管用的方案,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财务服务中心)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