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奋战四季度(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2-10-14
作者:
字号:[ ]

  本报综合消息 今年国庆假期刚刚度过,为保障长假期间国内港口码头高效运转,中远海运港口干部员工严抓疫情防控、狠抓安全生产,作为航运产业链畅通的关节环节,值班人员奋战在码头一线,用实干与奋斗实现航运物流供应链服务有序畅通。

  天津TCT码头圆满结束“堡垒”工程

  10月9日,中远海运港口天津集装箱码头(TCT)结束了12天的“堡垒”工程(防疫静默管理),全面开启今年四季度生产,向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目标发起冲刺。

  12天连续奋战,TCT码头同心战“疫”保通保畅,累计作业船舶81艘次,陆运集疏港作业68425自然箱,陆运车辆平均滞场时间12.5分钟,船舶动态兑现率始终保持100%。公司“1515客服响应”团队24小时在线服务,累计接听客户来电1826个,智能客响访问15120次,启动三级快速响应537次。10月3日,风雨交加、气温骤降,TCT精心部署、科学组织,新长砂轮作业船时效率达163自然箱/小时,受到了船东公司高度评价,并专门发来感谢信,对疫情之下TCT全力以赴、高品质服务客户表达感谢。(乔成成、吴恺)

  广州南沙码头汇集抗疫力量

  10月2日,广州南沙龙穴岛发生疫情,中远海运港口广州南沙码头没有按下“暂停键”,码头员工迎难而上,为了港口的正常运转,不惜数百里回归,逆向而行,用心用爱照亮港区。

  作为码头前沿工作者,现场司机毅然赶回岛内,加入作业线,提高作业桥时,缩短班轮作业时间,保障了310艘次船舶的安全离泊。广州南沙码头(南沙一二期码头)共有191台大型机械设备,码头技术部抢修室启动应急措施,“绿码”休息人员赶回码头候命。10月4日晚上11点30分,正在抢卸大船“中远亚喀巴”集装箱时,外贸桥14突然整机断电,值班人员赶赴现场抢修,仅用3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让设备迅速恢复作业。

  10月1日-8日,码头共完成外贸班轮47艘次,平均桥时效率33.6自然箱/小时,完成驳船235艘次,共完成吞吐量约73,000TEU。(邱少梅)

  晋江码头首次接卸西非荒料石

  10月7日,在晋江太平洋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围头港区2#泊位,随着最后一块荒料石成功卸船装车,泉州港首艘满载5.5万吨荒料石的海洋轮,圆满完成卸船作业。

  这是围头港区建港以来首次进行散装荒料石接卸作业。在海洋轮作业期间,还顺利完成15艘次6504TEU集装箱装卸船及5000吨散装板坯装船作业。集装箱、荒料石及钢材船舶同时靠泊作业,标志着围头港区已具备多货种同时进行装卸船作业的能力。

  本次荒料石接卸作业历时7天7夜,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克服船舶集中抵港、装卸量大、多货种同时作业、高温天气等各种困难,充分展现了晋江太平洋生产组织能力和水平,高度体现出公司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邓繁钦、黄俊杰)

  武汉码头单月箱量创新高

  国庆假期,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马力全开,集装箱业务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船舶装卸作业量同比增长301%,智能闸口车辆平均过闸时间13.39秒,箱号识别率100%,港区整体生产平稳。

  为满足国庆期间客户需求,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秉持“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前获取拟靠港的船舶吃水、卸船清单、货物等信息,详细制定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无人集卡等作业设备,抽调优秀作业人员应对国庆作业高峰;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验”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筑牢防疫屏障;坚持安全生产底线思维,节前开展第三季度安全综合检查,防范安全隐患。

  10月初传来捷报,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9月单月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万标箱,完成90艘次船舶作业,创武汉码头开港通车以来单月吞吐量历史新高,以奋斗者之姿全力打好四季度冲刺开端战。(吴浩)

  奋战在一线的中远海运港口人,正以决战之姿冲刺四季度,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擂响战鼓,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为国庆长假期间,TCT码头远程自动化“巾帼班”坚守“堡垒”,保障港口作业顺畅有序。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