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解放日报》对上海代表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了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出席党的二十大的上海代表认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此关键节点明确“首要任务”,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也是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成色如何,是观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代表们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报道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色如何,是观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
过去十年,全球航运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又经受了疫情考验。然而,中远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代表却道出了一组不寻常的数字:自2016年落户上海以来,企业总资产迈上万亿元台阶,营业收入从1976亿元增长到5427亿元,净利润从40亿元增长到1050亿元;今年位居世界500强第127位。
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报告中多次提到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令中远海运负责人颇为自豪的是,不久前,中远海运集团与上汽集团进行了交叉持股,让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航运企业与国内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上汽集团紧密协作。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握手”,是为了共同抢抓国产汽车出口机遇。无怪乎,万敏这样介绍总部所在地上海:“这里有世界排名第一的集装箱港口、造船企业、钢铁企业、港机企业和航运企业,正积极推动世界级航运航空枢纽建设,完善融陆海空铁水为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已成为全球领先、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国际航运中心。”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融合集群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今年1—9月,中远海运营业收入、净利润、纳税额分别同比增长21%、6.8%、179%。
“要始终坚持深化国企改革,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全球竞争力。”万敏表示,今年中远海运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积极稳链保供,主动对接外贸“白名单”,确保外贸货物正常出运。同时,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出党建领航、价值领航、科技领航、全球领航。目前,集团境外资产、收入、利润均超过50%,用全球1/18的运力承运了全球1/10的货运量。
“中远海运集团近年来的发展,是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万敏说。(原文详见《解放日报》2022年10月18日第1版 作者:张骏、朱珉迕、孟群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