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重工氨动力科研专项及船型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

发布日期:2022-10-21
作者:肖雪莲
字号:[ ]

  本报讯 通讯员 肖雪莲报道 近日,中远海运重工所属多个新能源船舶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企业赋能航运业“零碳”发展能力再获新进阶。

  10月12日,中远海运重工“氨动力双燃料发动机及供应系统研发和示范应用专项”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项目首型氨柴双燃料性能试验机在上海交通大学动力装置及自动化实验室成功点火,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二司船舶处及中咨公司对此表示了关注和祝贺,中远海运重工、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多家参研单位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共同见证了首型试验机的成功点火。

  中国船级社、美国船级社分别向中远海运重工所属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威海重工科技颁发供氨动力拖轮设计AIP(原则性认可)证书和供氨系统设计AIP证书。两项证书的取得使中远海运重工成为全球首个取得基于实船建造项目氨燃料拖轮设计AIP证书和国内首个船用四冲程发动机氨燃料供应系统AIP证书的企业。

  中远海运重工“氨动力双燃料发动机及供应系统研发和示范应用专项”科研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国内外首个带有SCR等全套后处理装置的氨柴双燃料发动机系统。该系统初步试验实现了80%能量替代下发动机的稳定运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期,英国劳氏船级社与中远海运重工所属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举行16000TEU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船型设计AIP发证仪式,该项目对氨燃料在集装箱船及航运领域的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继LNG双燃料低碳燃料船型研发之后,在零碳燃料船型研发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围绕2050年航运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以及“双碳”要求,根据氨燃料本身可燃性、高毒性及腐蚀性等属性,就氨燃料舱的布置和材料的选择、透气桅的定位、双壁管的通风检测、氨燃料加注技术、氨泄露的探测和防护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充分研讨潜在风险,为未来在实船项目上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在英国劳氏船级社以及沪东重机密切合作下,完成该船型的初期设计,并获得LR船级社颁发的AIP证书。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