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小雪节气。
上海,在深秋初冬的雨水中,尽显沛润。在位于上海的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众宾客坐览申城秀色,江畔共氤氲。2022年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这里如期举办。
“二十大报告中,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海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次2022年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李天碧等领导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指示精神。这为航运业未来的发展再次擂响了战鼓,指明了方向,传递了信心!
信心来自于一串让人提气的数字
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8席和7席;海运连接度保持世界领先,航线网络遍布全球,承担了中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海运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控制的海运船队运力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在交通运输部和地方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港乃至中国港口规模总量的稳中有进、国际地位的稳步靠前、航运资源的优质集聚,这是以中远海运和上港集团等为代表的广大港航企业共同努力的成果。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在国际海运论坛开场仪式的致辞中介绍,2021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已超120亿吨,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在平台化、智能化方面,数字化航运服务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近年来,中远海运在外贸电商平台SynCon Hub上推出了多款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产品,涵盖海运、陆运、报关、仓配等多个板块,受到了外贸客户的广泛欢迎。据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外贸电商平台SynCon Hub成交箱量同比增长了52%。在“双碳”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新造船订单中,已经有59%可以使用替代燃料,显著高于2021年全年的31.5%。中远海运在不久前宣布订造12艘可使用甲醇燃料的24000TEU集装箱船,她们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可以使用绿色替代燃料的集装箱船……
过去一年,全球航运积极应对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主要国家或经济体高通胀等风险挑战,港航企业携手共进、开拓创新,为全球物流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同时,在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全球贸易最主要的支撑载体,航运业砥砺前行、在逆境中取得的实打实的成绩让人提气,也正因此给予未来满腔的热忱与信心。
信心源于对顶层设计的深入思考
“要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全力恢复和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这是习近平主席在致2021年首届北外滩论坛的贺信中的指示。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是航运人克服疫情起伏、地缘政治、通货膨胀等多重挑战逆势前行的灯塔之光、是航运人处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奋力拼搏的战鼓之声,更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航运业合作发展中赋予了责任与担当。
“绿色、智能、韧性供应链中国际海运业发展新格局”是本届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的主题,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互不可缺。在国际海运论坛期间精彩的圆桌对话高端访谈环节,来自船方、货方、金融、科技、咨询和政府主管机构的6位嘉宾相聚台上,就“绿色、智能、韧性供应链”分享了他们对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洞见和观察。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史蒂夫·戈登在论坛主题演讲中直言不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近三年时间里,高达36%的集装箱船队运力在港口拥堵的情况下产生损耗,进一步造成了供应链困境。因此,在这样的强压和挑战下,对于“强化供应链韧性”的提法越来越多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作为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供应链服务企业,中远海运副总经理黄小文简练而通透地阐述对“供应链韧性”的认识,即供应链在受到干扰之后,能够快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加理想的状态,这就是韧性。而为了更好地达到“韧性”这一目标,近年来,中远海运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优化,通过强化航线网络布局,升级航线舱位,提供端到端服务,优化陆改水、陆改铁等运输方式等,力求将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美的集团董事、副总裁、智能家居事业群总裁王建国谈到了对于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管理的思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的集团从原先单一由中国出口,逐步转变为集“中国出口全球”与“区域至区域”并行发展的海外经营模式,这就需要数字化的有力支持。王建国肯定了这些年与中远海运的合作,为其逐步实现了成本可控、全流程可视等需求,并对未来合作表示期待。
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律铎先生坦诚地讲道,面对接二连三的“黑天鹅”事件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达飞轮船在船队新型能源利用方面付出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何律铎先生的口吻很是坚定:“作为航运公司,我们必须承担责任,关注每一艘船的碳排放,以及每一艘船的碳强度指标。这是巨大的挑战,但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与此同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路水运口岸智慧化军团CTO岳坤以及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魏金程则分别从数字化、智能化角度再次强调了数字化赋能航运业助力未来发展的这一必然趋势。
信心基于不断探索和成功的实践
正当航运大咖们相聚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描绘数字化供应链的下一张图景之时,中远海运所属船舶中远亚洲轮正在南半球智利圣安东尼奥,准备开启市场第一个由MY REEFER平台部署的全部配备智能冷箱的航程。中远亚洲轮此行将满载着新鲜的智利樱桃驶向上海洋山港。在23天的航程中,她所载的智能冷箱将会把相关的数据直接回传至MY REEFER平台,以确保箱内新鲜樱桃货盘全程可视、温度可控,实现从订单到提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冷链服务。
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陈扬帆作为发布人向全球业界同行发布了“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成果。新上线的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MY REEFER”,利用搭载第三代IoT技术的专属设备,通过实时感知、实时控制散布在全球4万多个智能冷箱的状态,结合AI算法,为客户提供全程可视可控、冷链自主管理的IoT数字化解决方案。
这一新上线的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MY REEFER平台是中远海运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一项有益尝试,是中远海运在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内的全新探索成果。未来在确保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的前提下,不断沉淀和挖掘的数据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全程支持服务,为打造冷链供应链生态体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正所谓万物互联,远方不远。正是广大航运企业在绿色、智能、韧性供应链方面的不断探索、尝试与实践,不断推进航运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为产业链的合作创新、应对航运变革提供了更好的图样,对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注入信心。
航运是国际贸易的纽带和桥梁,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汇世界”,彰显了航运业的包容开放。诚如中远海运万敏先生开场致辞中所呼吁,产业链共同提升合作能级、增强供应链韧性,共同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共同筹划低碳减排、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通过全产业链的创新与合作,航运业必将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2年北外滩·中远海运高光点
中远海运集团2022年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实施成果
在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发布了上海航运业在科技、绿色、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其中,中远海运集团发布了2022年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实施成果。
成果显示,在探索升级转型,践行绿色智慧理念之路上,中远海运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甲醇、氨、电等清洁燃料船队建设,促进运输工具绿色转型。建造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这些世界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几乎消除SOx排放、NOx排放减少50%,此外还建造700TEU级内河全电池动力零碳排放集装箱船。
在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方面,中远海运积极构建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航运、物流、港口”三位一体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生态,推出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提单解决方案,应用AI识别技术的“远海通全球智能关务系统”,应用云技术叠加AI技术的航运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万舸云”,为航运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MY REEFER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11月22日举行的“2022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新上线的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MY REEFER”,利用搭载第三代IoT技术的专属设备,通过实时感知、实时控制散布在全球4万多个智能冷箱的状态,结合AI算法,为客户提供全程可视可控、冷链自主管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更多行业、更多客户打造新一代更可靠、更智能、更透明的全球冷链供应链。
MY REEFER平台·行业应用
1.智能传输,实时透明,实现与客户“零”距离
中远海运的智能冷箱箱队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的400多条航线,借助空天一体的网络和地理围栏+物联网技术,每15分钟实时信息回传至MY REEFER平台,客户实时掌握托运货物的关键动态。平台与客服系统紧密接合,为货物运输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服务,全程无忧。
2.智能预测,防患未然,确保设备安全无忧
平台建立了设备生命周期模型,通过新一代算法自动生成设备适航性曲线,对不适航设备提前预警,确保智能冷箱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运用“Smart PTI”技术,全年的减排效果相当于454公顷森林一年所吸纳的碳排放量。
3.智能监测,共生共享,着力改善供应链韧性
平台融合多种定制化AI算法,将轨迹跟踪精准嵌入供应链,提前发现热货装箱等潜在风险。在箱体温度曲线不达标时提前预警,从而降低货物在场站、码头等节点滞留的可能性,确保物流供应链整体顺畅。
MY REEFER平台的运输轨迹可有效衔接上下游接驳,提升端到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并助力客户优化库存、灵活调整分拨销售计划。
4.智能温控,远程下载,智连第三方监管机构
MY REEFER平台丰富的数据接口,确保货物在抵达目的港前冷处理达标,并以无接触方式获取全程温度记录。
通过中远海运集运与上海海关的直连通道,实现冷处理数据“无纸化”报关报检,极大提升鲜果类进口商通关效率。
MY REEFER平台·项目愿景
更多行业客户的应用实践
持续探索通过冷箱物联网技术、推进MY REEFER平台应用与行业运输场景深度融合,从冷处理货到气调货,将订单管理从船细化到箱,监控频度从天细化到分,以开放的API被客户系统集成,为不同行业提供端到端的、适配行业的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更精准货运状态跟踪
通过“Milestone Detection”技术,使用聚类模型算法进行数据建模,智能判断冷箱关键节点动态,让客户对货物状态一目了然,无论是提升货物品质,还是参与销售计划,MY REEFER平台都将为客户提供更及时可靠的全程支持服务。
更透明开放冷链运输生态
在确保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的前提下,MY REEFER还将致力于协助行业提升冷链供应链的标准化服务能力,推动业界形成透明公平的数据标准,共同打造冷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助力客户提升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的协同。
未来,中远海运MY REEFER平台将与客户、供应链各合作伙伴、监管机构更加紧密协同,发挥万物互联、数据智能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