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是北半球航海意义上的冬防时段。冬季气候多变,寒潮大风、冰冻、浓雾等恶劣气象与海况会严重影响船舶的航行和货物运输。冬季,欧洲航线船舶都要经历风大浪大、船舶操控困难,在狭水道、浅水限制区域、进出港口等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容易发生搁浅的风险情况,给船舶带来安全风险。为此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冬防工作中船舶防搁浅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管控船舶搁浅风险,需完善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掌握体系文件,开展全船防搁浅工作应知应会专题培训,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一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宣贯、指导,确保全员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并能自觉规范执行;二是通过对船舶硬件状况排摸、检测、评估,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确保船体结构和机器、仪器、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带着隐患冒险开航。船长要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及早分析掌握所涉海区和港口冬季气象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及其对船舶航行、锚泊、靠泊的影响程度,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对预案。
2.大副应以高度责任心和谨慎负责的态度开展集装箱预配、积载、绑扎系固力的全面校核工作,船长必须予以跟踪指导并核查合规情况,确保船舶整个航程始终保持安全、合理的稳性、强度、剪力、扭矩、吃水以及系固力等,尤其是过狭水道浅水限制区域,要合理控制吃水差,确保船舶良好的操纵性能。
3.强化冬季大风浪天气的航行值班保障力度,确保防止搁浅事件的发生,船长要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必要时船长要在驾驶台指挥,做到不违章航行、不冒险航行、避让船舶时要充分考虑到大风浪操舵和航向不稳的影响,严防航行事故发生。视情执行机舱有人值班制度,加强机电设备的巡查,及时处理警报和应对可能的突发故障,保证机电设备工况正常。
4.船长在每次开航前应认真制定和审核《航次计划》,无论船舶大小、航线长短,都应根据本船的实际吃水情况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航线,与浅滩、礁石等水下障碍物应保持绝对的安全距离。正确使用电子海图各种功能对船舶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5.船舶在每次靠离泊前,均应仔细查阅水文气象、潮汐资料、助航设施、通航状况等相关情况。根据本船当时的吃水、载货状况和操纵性能制定详细航行措施,认真研究和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
6.冬季船舶进出狭水道、复杂海区、事故多发水域时,应时刻掌握船舶周围环境情况,保持高度的情景意识、险情意识与预警意识,随时考虑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不利情况。在引水操作时,船长千万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过分依赖引水,必须要及时观察、掌控船舶的第一状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提升船舶操控水平是防搁浅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两个基本点。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杜绝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
(作者单位系中海环球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