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创实效 绿色低碳启新篇

发布日期:2022-12-30
作者:彭会青
字号:[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远海运

  近年来,中远海运集团各单位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政治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检验“两个维护”最重要的标尺。作为集团旗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企业,中远海运重工明晰自身产业特点和业务性质,一方面紧紧抓牢科学防控疫情、关心关爱员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举措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紧密围绕以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服务企业为目标,攻坚克难、拼搏创效,在绿色智能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上取得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中远海运责无旁贷。未来,中远海运重工将坚决贯彻“航运业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这一重要指示,助力集团加快现有船舶绿色低碳化改造,以及集团重工制造业绿色低碳化改造,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盈利能力。

  今年以来,中远海运重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求,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及中远海运集团的工作部署,在科学防控疫情,关心关爱员工,确保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奋力拼搏创效。1-11月,新造船交付61艘,项目按时交付率100%;修理改装完工船舶1047艘,成功交付6个海工项目和2个海工模块,企业改革持续深化,攻坚创效实现重大突破,创造了中远海运重工自2016年重组以来的最好效益。

  科学防控 夯实安全生产经营基础

  今年以来,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中远海运重工及20家所属企业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辽宁、广东等省市,涉及的业务点多线长面广,外加上修造船企业、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员工较多,与世界各地的船东、客户的交流较多,都不同程度地经受着疫情考验,给中远海运重工经营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中远海运重工领导班子多次强调,重工板块的业务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公司上下不能有半点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放松。公司各单位、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集团党组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以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坚持科学防控,在落实防控措施上坚持实之又实、细之又细。

  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同志根据各地方疫情形势,带头值守,主动驻扎在一线,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期间服务队。此外,中远海运重工下属各单位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和属地政府的防控指引,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坚持把好外轮进厂和外来人员进厂这两道关口,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切实做好各项防疫措施。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为保证设计进度,先后与船东举行了16次视频技术交流会议,保证了14000TEU首制项目按计划设计,确保开工节点和连续性生产;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将有限的资源向重点项目集中,多次调整优化生产计划,保障了公司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生产线的有序运行;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实行全厂全员分级分类管理,严把入境人员检测关、进口冷链关,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广东中远海运重工疫情期间加强信息沟通,强化人员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两不误”。

  关爱员工 提升干事创业聚合力

  面对疫情考验,中远海运重工党委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面对疫情封控期间职工群众遇到的生活困难,中远海运重工设立“员工帮助热线”,尽力帮助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坚持“联系不能断、温情不能减、服务不掉线”,用心用情落实好离退休老干部、退休职工及内退人员的关心关爱和服务工作。

  中远海运重工各所属企业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疫情期间加强派遣人员、出差人员、封控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关怀,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开展员工关爱、心理疏导、健身指导、药品发放等工作,共计慰问8000余人次。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厂区来自不同车间或部门的党工团志愿者参与食堂打餐与装车志愿服务、分餐服务。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疫情期间为居家隔离人员送上生活必需品,通勤人员在宿舍区安排住宿。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广东中远海运重工等单位通过改善食堂菜品、改善员工办公环境、宿舍环境等多种举措,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感。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多方沟通,解决了近50余名员工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威海科技充分利用厂内土地资源,建设了职工小菜园,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更提升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聚合力。

  拼搏创效 开启绿色智能发展新航程

  今年是中远海运重工攻坚克难、拼搏创效的关键一年,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公司工作会部署,聚力“四个领航”,围绕“价值创造”这一核心理念,努力提升三个“发展新动能”,不断夯实“六大关键基础”,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全系统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打赢拼搏创效攻坚战。截至11月底,全系统各单位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全年基本指标,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取得实效,也为下一步全面推进绿色低碳智能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绿色低碳智能造船开启新航程。中远海运重工顺应航运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在探索和实践LNG、甲醇、氨等绿色能源研究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24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首制船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下水,这艘世界最大级别绿色环保型集装箱船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融合了最新技术成果和智能化手段,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远海运重工牵头研发700TEU级电动集装箱船,所属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成功签署2艘建造合同,打造绿色零碳智能船舶示范项目。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关于16000TEU箱氨燃料集装箱船AIP的认证。中远海运重工自主研发63600DWT散货船和82500DWT散货船,在市场成功推介并获得实船系列订单。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成功签约日本首个LNG双燃料VLCC,成为全球第四家建造此类型船的船厂。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为希腊公司建造的11.4万吨系列油轮首制船,克服上海和江苏疫情影响,提前3个月交付,建造质量和效率得到船东高度肯定并获奖励。

  高附加值修理改装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中远海运重工实现了修船业务的稳定增长。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改装业务,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承接美国Pasha公司志诚轮LNG双燃料改装稳步推进,为集团船队新能源改造积累了经验。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MODEC改装的第11艘FPSO MV32完工交付,该厂已累计交付FPSO改装项目16个,数量和质量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承接了4艘超大型LPG双燃料动力改装项目,在聚焦绿色双碳“新赛道”上取得了新成绩。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完成全球首例超大型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卢浮轮“带气修理”,在新能源船舶修理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脱硫塔安装和双燃料改装等关键项目继续发力,继续保持中国修船市场份额第一。

  海工装备制造实现新突破。聚焦绿色能源市场需求,积极开拓业务新增量,与丹麦Cadeler公司再度携手合作签订风电安装船订单。该项目的承接,进一步巩固中远海运重工在国内,乃至全球高规格风电安装船建造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多个海工模块建造和集成项目顺利交付,订单取得新的突破,客户范围不断拓展,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其中,为BP公司建造的FPSO N999是目前世界最大天然气处理浮式储卸油平台。

  专精特新培育取得新进展。南京船配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连海事工程跻身2022年度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南通重工装备获江苏省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威海重工科技被评选为2022年度山东省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威海重工科技的“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通过了USCG岸基补充试验,实现流程优化,设备整体运行功率降低12%左右。南京船配的“海达”气阀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至50%,位居首位。基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案例成功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海阔凭鱼跃,山高人为峰。中远海运重工全系统正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更加强大的动力,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争创“中国领先、世界一流”企业继续拼搏奋进。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