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肖一郎、黄婉明、邓少灵、纪委报道 近日,广东省海员工会和山东省海员工会分别挂牌命名了一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中,广州中远海运建设实业有限公司“陈建钦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广州净海油污水工程有限公司“周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青岛中远海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孙亮劳模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陈建钦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由远海建设资产盘活重点项目研究小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能手组成,服务于公司资产盘活体系完善、资产盘活方式创新、资产细化管理提升和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室创建以来,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积极解决资产盘活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大力“孵化”创新创效项目,取得了扎实成绩:通过探索“三旧自主全面改造”新模式,盘活了中远海运大厦项目,获得了广东省建筑工程优质奖,并于交付使用首年即完成90%出租率的良好业绩;通过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成功孵化了新港西路项目,打造高端民办教育产业,现已用于开办高端民办职业高中。同时,工作室还助力于解决公司经营难点热点,帮助公司文化建设和人才培育,工作室多位成员获得中远海运集团、国家级荣誉,比学赶帮超的创新文化越发浓厚,创新队伍越发朝气蓬勃。
“周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由13名成员组成,均为生产一线党员骨干、技术人员。近年来,该团队以船舶油污水处理为立足点,拓展废矿物油再生利用、含油污泥处理等业务,并逐渐延伸产业链,打造综合环保管理平台;以“平台管理+自主驳污”模式,打通油污水接收上游服务环节;采用预处理+改良型OAO生化+MBR过滤相结合处理工艺,对油污水进行处理,排放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一级排放标准;通过创新优化船舶含油污水净化处理工艺环节,提高污水净化质量效率,增强废物收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废矿物油进行有效收集转移处置再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打造“船舶油污水接驳、油污水处理、废油合法处置利用”一站式服务链条,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航运环保商业模式,品牌影响力及创收能力持续提升。团队获得6个实用新型专利,另有5个正在申报中。
“孙亮劳模创新工作室”由青岛市劳动模范孙亮领衔,成员共42人。工作室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以老旧设备升级改造为切入点,主动探寻市场脉搏,寻求自身技术升级、服务升级,已先后完成远洋广场LED智能照明改造、远洋大厦AB座空调管路连通、远洋广场漏水报警系统设计安装、阳光大厦空调系统由分区向整体改造、远洋大厦A座电梯轿厢内显示器改造等多个工程项目。
近年来,集团各级工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劳模工作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思路、大胆实践,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推动职工队伍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