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远海运重工、上海船研所、中远海科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扎实做好当前工作有机结合,积极赋能集团主业,服务全球客户发展,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向着“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目标迈进,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托举“复兴之梦”的宏伟蓝图,体现了百年大党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担当。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数字化创新产业集群,我们肩负着“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制造强国”的使命和责任,怀揣着“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和愿景,我们将自觉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赋能集团打造“大国船队”注入更多新动能。
◆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向“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目标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些阐述都为中远海运重工、上海船研所、中远海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战略引领,努力践行发展新目标新要求。建设“中国领先、世界一流”企业,首先要坚持战略引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有更新更高的目标追求,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将愿景早日变为现实。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必将给我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我们将以集团创新发展战略为指引,扎实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的落地实施,重点围绕重工“绿色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制造”创新发展目标和上海船研所/中远海科“数字链接航运”发展愿景,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价值创造,努力提升管理新思路新能力。要想实现“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愿景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有一系列定量、定性指标标准。作为科技型制造企业,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工作出发,从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推动企业重大战略项目落地、科研项目发展、配套企业整合优化,加强资本运作和盘活资产,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继续加强市场开拓,紧跟并全面分析世界航运市场变化,特别是各国对绿色低碳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对企业责任的新要求。我们要从管理中要效益,从管理中要发展,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成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稳字当头,努力消除风险新苗头新瓶颈。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作为集团内船舶制造服务和科技研发数字化创新企业,要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从经营源头防控风险问题,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和机制,以合规经营为重点,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通过加强建造项目合同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从商务谈判、合同评审把住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口”。
◆强化科技领航、加大创新驱动,全面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指示,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努力构建数字化新模式新体系。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2022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上,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作了题为《创新合作范式,应对变革挑战》的致辞,其中就阐明了产业链共同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要紧紧围绕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要以“连接+数据+智能”为基础,以“平台+产品+服务”为模式,面向产业建设数字化赋能平台,面向市场打造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面向客户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打造自主核心产品,着力提升科研创新和智能制造水平,要切实做到科技自立自强。要紧紧把握数字化发展的“黄金期”“关键期”,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推进,真正为企业未来腾飞插上“数字化”翅膀,让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企业全方位发展。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努力激发企业新活力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对于科技型装备制造企业而言,我们要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企业“扬帆、竞帆、云帆”人才库建设、管培生培养为基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围绕新船型开发、新能源业务转型,加大高层次人才市场化引进、培养工作力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促使各类人才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共赢未来。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努力把握市场新趋势新生态。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事实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突破“卡脖子”难题,让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让经济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新的一年里,中远海运重工、上海船研所和中远海科要主动承担集团更多的科技自主创新重任,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创新能力。要把握好“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新趋势,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抢占智能船舶装备和绿色创新发展的制高点,顺应大势、抢占先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时代要求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我们必须弘扬实干精神、奋斗精神,努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示范引领,努力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使命新要求。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对中央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坚定管党治党的政治自觉,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深邃思想,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时刻保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树立新风;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把监督融入企业的日常各项管理之中。
坚持人民至上,努力诠释团结奋斗的新伟业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全篇。回顾我们企业的发展历程,亦是如此。我们能够攻坚克难、成长进步、化解风险,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有一支信念坚定、不屈不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干部员工队伍。我们依靠这支队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还要依靠这支团结奋斗的队伍赢得更大的成就。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遭遇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唯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唯奋进才能赢得成功”。我们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推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接续奋斗、再创辉煌凝聚强大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源泉,确保企业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有效执行。
坚持党建融合,努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局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新的重大论断。我们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企业最重要政治责任、企业发展最大机遇、检验“两个维护”最重要标尺,以特色党建工作体系和“党建+”理念推动党建领航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拓展,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奋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