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叶先明报道1月8日8时30分,中远海运能源远秋湖轮装载约25.5万吨原油,在船舶、码头、引航员三方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稳稳地停靠在钦州港30万吨级油轮码头上,创造了公司船舶首次以19.5米吃水靠泊该码头的纪录。
钦州港30万吨油码头,位于广西钦州湾湾口位置,坐落于开阔水域,是国内唯一的在360°方向上无遮蔽(无防波堤)的“一”字型VLCC码头。但因钦州港航道狭长,水深21米,宽320米,中间没有应急停泊点,受深吃水船舶和恶劣气象影响下,船舶“进得来、出不去、停不了”,应急时无任何缓冲和回旋余地,深吃水船舶进港不具有应急保障条件。船舶操作受气象影响极大,操纵VLCC靠泊该码头风险较大。
为顺利完成此次任务,中远海运能源高度重视,公司领导带领安全管理团队、VLCC操作团队与租家中联油相关领导开展专题研讨,共同研定远秋湖轮19.5米吃水靠泊方案,做好风险评估,落实预控措施,从运力保障、运输顺畅和码头作业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支持,全力做好抵港和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船舶提前准备,周密制定各类预案,始终与港方、码头、引水、租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协调与沟通,共享信息,有效规避各类风险;靠泊前船舶还组织了专项演练,进一步验证预案的可靠性和靠、离泊计划的有效性,最终确定远秋湖轮在1月8日早晨高潮时进港靠泊操作的计划。
1月8日1时20分,远秋湖轮从锚地出发向码头驶去。3时45分,港口选派的2名引航操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引航员引航站站长、副站长登船。5时30分,船舶被引航到指定位置,港方派出的6艘拖轮全部就位。6时50分,在拖轮的护航下船舶顺利到达港池水域。
船头船艉按照船长的指令有条不紊地操作着绞缆机,通过8根倒缆将巨轮定位在适当位置上。
随后船舶、码头通过配合将4根横缆、4根艉缆以及4根艏缆全部系好。此时时针指向8时30分,船舶终于稳稳停靠在码头旁,比计划靠泊时间提前1小时完成。
远秋湖轮此次19.5米的深吃水成功靠泊钦州港,为以后其它深吃水VLCC靠泊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充分体现了船员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为租家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展示了中远海运能源作为国际一流能源运输船队的综合实力。
图为作业中的码头水深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