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航运企业,中远海运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姿态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大国船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们正身处在一个充分不确定性很强的时代,百年变局重塑世界秩序,全球贸易格局和供应链体系深度重构,各种因素互相交织导致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进而与整体市场需求波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双碳政策加速落地等相叠加,使我们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更要高举思想旗帜,锚定奋进航向,适应时与势的变化,勇于、善于、敢于面对风险,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奋力实现中远海运集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狂风暴雨,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实践告诉我们,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新时代新征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如何看待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发展的确定性,是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和沉着应对的问题。把握形势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历史规律,善于运用历史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应对不确定性中把握发展的确定性,从而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必须看到,“两个确立”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中国大市场给世界大机遇”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更有利条件;“持续扩大开放”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更广阔空间;“航运业深度变革”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大机遇。我们要进一步运用和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确定性,应对和化解各种不确定性,努力形成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积极探索和实践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最佳方案。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随着集团航运主业及相关产业重组整合工作相继完成,相关改革红利已得到有效释放。接下来要确保效益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在深化改革重组的同时,要更加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工作重心要更加侧重于科技创新、技术革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活力。进入新时期,我们在巩固规模优势的同时,要更加关注高质量发展,把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政策措施切实转到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由单一业务竞争向以供应链为代表的体系竞争转变。充分发挥航运产业链优势,整合全产业链各环节资源,通过内部投资、整合并购和企业联盟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快速响应市场竞争变化,更好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由业务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变。客户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我们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来构建发展能力,从传统航运思维向现代供应链客户思维转变。要把握好客户需求这一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和企业文化,加大与客户供应链深度融合的力度,进一步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要由单一经营向经营、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转变。当前,航运发展已突破经营性竞争的边界,呈现出经营、资本、资产综合竞争的态势。我们要在经营的全过程倡导价值创造的理念,围绕供应链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资本运营,从而推动经营、资产、资本三位一体深度整合,互融互进。要深化产融结合,挖掘协同效应,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重点,见行见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从而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我们应集全系统之智,兴改革创新之举,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具体而言,效益为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前提。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稳增长、稳效益是央企的使命所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效益为先,质效并举,切实按照国资委“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不断提升投资回报能力、运营效率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抗周期波动能力,稳住经济创效基本盘,最大限度避免经营效益大起大落,不断增厚高质量发展中的“安全垫”,推动集团经营业绩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生态领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全球化、产业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演进,行业边界、企业边界、技术边界日益模糊,航运业、物流业逐步迈向生态化发展道路。企业参与竞争已超越单一企业的界限,形成生态系统间的竞争。我们要顺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实现从产业链经营向供应链生态的战略跃迁,着力构建围绕客户需求、覆盖全球的“航运+港口+物流”三位一体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全面聚焦一体化全链路产品与服务,形成供应链运行新范式;努力打造高效、便捷、透明、开放的供应链生态圈,为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改革争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完善国有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保障。重组改革以来,集团始终把握国企改革正确航向,始终坚持深改快改,实现了业务整合红利向深化改革红利的重大转变。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国企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我们要发扬改革争先的优良传统,努力下好改革先手棋,打好改革主动仗,进一步凝聚争创世界一流的力量,围绕提升全球竞争力、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彰显自信与担当的影响力、优秀企业家引领力等五个方面持续改革创新;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提升企业运转质量和效能,推动集团各方面工作争先领先。
数字创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客户的构成和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需要物流运输提供高效、安全、有竞争力的全程供应链服务。我们要顺应航运业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在提升海运能力的同时,依托数字化手段,围绕“客户驱动”“效率驱动”“技术驱动”,向两端快速延展服务能力,构建智能、安全、富有韧性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体系。要加快融入数字化发展快车道,着力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为行业和客户提供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降低物流成本,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绿色优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切实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报告将绿色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全力推进绿色低碳智能转型,推动绿色航运与智能航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要坚持“科技领航”,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集团绿色低碳智能发展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绿色优先,加快新能源动力船舶应用示范,加快推进重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船队绿色竞争力。要加快新能源标准研究和产业链生态构建,重点研究、进军甲醇生产领域,努力成为这一产业链生态建设的链长企业,不断增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把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始终坚持“四个领航”(党建领航、价值领航、科技领航、全球领航),着力破解“五大课题”(实现全球发展、平抑周期波动、顺应行业变革、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应对风险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集团行政事务本部/董事会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