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观雪

发布日期:2023-02-17
作者:程咏
字号:[ ]

  休闲锚地

  雪后登泰山还是第一次,为的是赶着正月十五到月观峰上看满月。泰安城里艳阳高照,过了红门,两边山坡和沟谷里便可看见斑斑驳驳的雪迹。远处更高的峰岭上,都顶着厚厚的雪帽。山道上虽然湿漉漉的,但是雪清扫得还是很干净。大约是分片管理,每隔一段便可以看见穿着杏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弯曲腰背的身影。

  数次上泰山,走的都是传统登泰山路径,有过雨中、有过雾中,还有过月夜中。那年17岁,清晨下了火车,我便匆匆登了山。厉害的是,绕过了万仙阁,还在玉皇庙侧面的廊栏上睡了个午觉,下到虎山水库的时候,太阳还老高的;晚上,为了看日出,又再次上了山。后来跟众驴友说起,大家都赞是一个壮举。

  对于泰山,情感颇深,大约都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小时候,那些老宅子们必不可少的泰山石敢当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前的石敢当文化朴素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也是精神家园的心灵慰藉。

  过了唐玄宗曾经勒马而回的回马岭,两旁山岭上的积雪开始越来越厚,天也越来越冷,那些从谷底探出来的高大松树都披着一层层的银装。原本脱下的羽绒服,又忙着穿上了。已是午后,下山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而上山的游人寥寥无几。这个时候上山,都是要住在山上的。

  偶尔的冷风掠过,吹落山崖上的积雪,纷纷扬扬,一朵朵、一片片,飘荡着,旋转着,飞舞着。来不及躲藏,那些灵动的小家伙便钻入脖子中。虽然冷冷地湿润在肌肤上,却感觉格外舒爽,忍不住要兴奋地叫。连忙用手去接,凑到眼下来看。美丽的小花瓣晶莹剔透,构思巧妙,虽然大同小异,却又有各自的模样。不小心呼一口气,小雪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天门的石坊被厚厚的积雪裹着,极目远眺十八盘上的南天门,摩空阁上白雪皑皑,历历在目。特意去照迎客松,发现它好像是恢复了健康,刚劲有力的臂膀伸展着,戴了一个漂亮的白色小帽子。云步桥前的瀑布石群因为结了冰而形成冰溜,再落上雪,赫然就出现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雪娃娃。擦肩而过的挑山工,毛线帽上白花花。看见我还在喘着粗气兴致勃勃地上山,关切地说道:“下雪了,紧走几步吧。”果然,到了十八盘下的对松亭,零零落落的雪花打在了脸上。看来我的冲刺十八盘,要在泰山的雪中。我回头去看,身后没有一个人影,只有空寂的山路挂在脚下。

  雪花纷飞,天地茫茫。看来,我是今天最后一个登山者。

  【作者系中远海运散运船员】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