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锚地
为配合道路改造和海铁联运铁路建设,厦门市和海沧区对后井村进行了大范围拆迁,仅留下暂时不影响工程建设的金沙宫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厦门供应链相关项目同金沙宫近在咫尺,其工地围栏外隔着一条排水渠,东侧就是金沙宫。
农历正月二十一,正值厦门后井村金沙宫保生大帝谒祖进香活动之际。金沙宫前的小广场,巡游花车播放着欢快的节奏,伴着音乐,花车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谒祖进香活动赞助者的名单。进香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年轻小伙们一身卫衣,做着热身活动;少女们红色旗袍配白绒紧身小夹袄,骨子里散发出闽南女子的端庄和典雅。老人们手持一炷手指粗的香,虔诚地期待着。情侣们用手机相互拍着视频照片。西北角的空地不停地燃放鞭炮和焰火,爆竹的烟和着檀香、木炭的烟,伴着欢快的节奏在金沙宫上空起舞。我听不懂闽南话,但从村民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上可以看出那份喜悦、团圆和信仰,亦从年轻人身上看出那份青春、活力和爱情。
金沙宫是典型的闽南寺庙风格,单檐硬山顶三门开间,燕尾飞脊。门前石柱上的楹联是:“大道褒封历宋元明清叠锡,帝恩高厚合周陈谢魏均沾。”有信俗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也概括了后井村四大姓氏的共同信仰所在。正殿供奉有两尊神祇:玄天上帝和保生大帝,36员官将列在大殿靠墙两侧。金沙宫右侧是一座单间的观音庙;左侧空地上,几株老榕树树干粗大,要三两大汉才能抱过来,郁郁苍苍,浓荫匝地。去年夏天,金沙宫是区里一个全员核酸采样点。后井村党委带领全村党员以“党员靠前勇挑担”的誓言担负起了这份责任,党员们身穿防护服维持秩序、帮运物资。“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大家在老榕树下绕两个圈,移步换景,忘却了病毒带来的紧张和恐慌。
锣鼓点响起,醒狮的小帅哥彩排了。手机不停地变换着各种角度,当拍到背景是供应链的一号仓库时,那高耸的塔吊、脚手架与梅花桩上年轻的舞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是工业化建设与民俗活动的碰撞。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宗祠、家庙、戏台、榕树,这些数百年来植根于村民血脉中的元素逐渐地变成了记忆中的乡愁。而民俗和民间艺术还在不断地传承和延续,也说明了其自身生命力之强大。
鞭炮齐放的蘑菇云中,活动正式开始。宝幡铜锣开道,后井村辖下的几个社——石甲头、内坑、后井、衙里依次巡游,队伍中有铜管乐队、腰鼓队、舞狮队、游神队、英歌舞等,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活动的高潮是抬轿踏火,七八个年轻人抬着自家社里的神明,从木炭火堆上踏过。那一刻我知道了海沧人是怎么传承文化和习俗的,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年轻人都带着自豪、责任和荣誉感,在众人的喝彩与鞭炮声中得到褒奖,或许会成为那一个个年轻人生命中难忘的记忆之一,或许多少年后他将成为晚辈们的场外指导。宗祠文化和民俗文化既是一种活动,也是当地全民参与的盛大仪式,给当地人带来团结精神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尝试,勇于拼搏。
中午时分,巡游的队伍离开金沙宫,沿着后井村的老路前往青礁慈济宫。后井人抬着自己心中的神明,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欢天喜地,在熟悉的洋灰路上斗折蛇行,而路两旁却是拆迁过后剩下的砖头瓦砾。佩服后井人,庙堂就在他们心中,心就是神明,神明就是得道的自己。
巡游的队伍渐行渐远,鞭炮声、锣鼓声、铜管乐声,逐渐被大型货车过减速带的隆隆声掩盖。
【作者单位:CSP厦门供应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