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潮
食在广州,必品粤菜之首的广府菜。无论从五洲四海漂回境来,抑或是漂出境外的海员,漂洋过海,聚集在特殊的通商口岸,都爱把广府菜作为超度大海风险的心灵慰藉。
无鸡不成宴。鸡,在广府菜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位于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壹街叁號的海员宾馆,闪亮一道传统的招牌粤菜——海员水晶鸡。这只“水晶鸡”,既体现了广府菜的灵魂,也展现了粤菜风味与劈波斩浪的海员生活的关联。
晨曦初露。早上6点,餐厅的师傅们打卡上岗,开始一天的忙碌。“做海员水晶鸡,先得备上乘的原料,一般选取半年左右的走地鸡。重量不大不小,2斤半左右。”餐厅徐师傅一边精心选料一边介绍,“确保鸡肉结实而不柴,口感爽脆。”
广府菜看似简单,却不简约。精选鸡只,恰到好处的手上功夫,历经反复揉搓,将花生油、盐、糖、盐焗鸡粉诸调料,充分渗透到鸡肉中,把情感、风味深融到一碗一筷之中。揉搓完毕,待静静腌制30分钟后,大火蒸至25分钟,即可上桌。清中鲜、淡中美,晶莹剔透的颜值、细腻嫩滑的口感,仅此原形原状、原汁原味,便足以撼动味蕾,记忆深刻。
“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牵动思念情感的,也许就是中国南端的那份家乡味道的牵绊……”海员宾馆的厨师大多出身海员,经历过长时间茫茫大洋中的击水蹈浪,共鸣着一种蓝色情怀——这道海员水晶鸡,之所以如是命名,正是承载了时代变迁中的这份铭心记忆。
在船上勤奋劳作了10多个年头,又在宾馆烹饪佳肴近10个年头,老徐师傅,这位曾经的远洋海员,从船上厨房变换到宾馆厨房,变动的只是工作场所,不变的是他心中仍然喜爱的这份神圣职业——厨师。“极少数人可以把爱好做成一辈子的工作。我的这份持守,就是想让像我一样在海上长期漂泊的海员,可以在厨房的腾腾蒸汽中找到曾经日思夜想的那份家的温情。”每当谈起这份工作,触及往事,老徐师傅都显得略不平静,满目饱含着辛酸,却又透着一份喜悦。
难怪,来来往往漂洋过海的海员驻足广州这方驿站,总有一份归家的舒坦。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清蒸鲈鱼,是海员宾馆餐厅的又一道传统广府菜,一直守望着诗意般的存在。如同最美的佳肴里隐藏着养胃走心滋魂的诗词。
鲈鱼鲜美,最好清蒸。师傅们常说,食材不求精贵,1斤左右为最佳。放血、打磷、开膛、去鳃、洗净……一条鲈鱼从腹部切开,划到鱼尾,鱼脊再各划一刀,姜丝、葱段挤出汁后倒在鱼身;生姜、小葱、红辣椒再配成三丝;蒸锅上气后,再大火蒸上7分钟左右,出锅、淋油。那一刻,舌尖上的每一寸味蕾都会尽情地体验到那个熟悉而又令人惊喜的鲜味。一种别样的韵味激起我们的味觉,在品味佳肴中洞见岭南饮食文化,吸引众多粉丝慕名上门。
海洋深处“售卖”着蓝色的孤独!应该是大多数远洋海员的切身感受。工作之余,海员们偶尔也会来一场说钓就钓的海上闲情。钓上来的海鱼立马下锅,可谓是新鲜至极。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仍然流淌着范仲淹的情感。剪不断,理还乱,时刻牵动着海上漂泊人的心魂……宾馆厨师老李,既是曾经的海员,亦是喜爱读书的大雅之人。每每讲到自己拿手的这道清蒸鲈鱼,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远航的日子,诉说起远洋船上的生活琐事。
多少次,梦中情,清蒸鲈鱼的清香,缥缈扑鼻而来,仿佛梦到自己起身走进书房,从书架上取下《唐诗》《宋词》,端放在圆盘旁边,鲈鱼的鲜味顿时飘入页页久远的墨香……
年如一日,不勤腹中虚。随着时间的更迭,从早期的海员内部接待站,到成立海员宾馆对外营业,再到海员宾馆北二楼海韵轩餐厅的开业,海员宾馆餐厅呈现的正是吸纳、融合、开放的海员文化逐渐渗透。
厨房,就是家的味道。清淡菜肴的背后,少了复杂的调味,多了时间的酝酿和情感的凝固。无穷的美味,带来了家的无限温暖。一代又一代海员的传承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融合,给海员宾馆餐厅的粤菜带来了朝气。大厨们把陆岸上的鲜美做到海员心坎里的同时,也“俘虏”了一大批对海员文化情有独钟的陆地粉丝。食客们端坐在这方风雅之地,在精致的房间里、盘碟中,精心品尝着海员水晶鸡和传说中的清蒸鲈鱼。潮汐往返,带着大海的辽阔,寄托亲人的问候。有客人说,一口难忘,只要夹起一块鸡肉和鱼肉,大家莞尔一笑,就心意知足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海员宾馆的厨师们对食材的应用十分熟稔,去腥的同时还能提鲜。调味的精准性是考验一个厨师团队的砝码——生抽、老抽……用量多少都要心中存理念,秤上“见斤两”,以确保口味精准、菜品一致。在供给高端精致粤菜上,海员宾馆从不敢懈怠。用已有的招牌菜留住老顾客,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不断推陈出新,满足食客越来越刁钻的味蕾,才是需要慢品的独具匠心。
“正是因为这些传承,我们就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保持高水准出品的同时,积极创新品牌。否则,淹没了海员这块招牌,内心将会不安。”老徐师傅若有所思,道出心迹。大厨们每天的工作如此,亦如做海员的日子。内心的安稳往往就是日复一日充实的忙碌,每一份工作都是传承,亦如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作者单位:广州海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