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长江引航中心5名引航员的引领下,全球顶级装载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4188标箱集装箱船东方西班牙轮(OOCL SPAIN)轮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出江试航。
24188标箱集装箱船是目前市场上设计航速最高、重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为国家高技术船舶名录产品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堪称船舶设计领域的明珠,全球只有极少数船厂具有该船型的设计建造能力。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技术团队秉持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理念,自主研发并承担了从基本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生产设计三大环节全流程设计,使24188标箱集装箱船设计特点更加鲜明,节能环保效果更加显著,各项性能更加卓越,与市场上同型船相比极具竞争力。
精益设计 卓有成效
在24188标箱集装箱船设计过程中,技术团队十分注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精益化管理。他们并未照搬之前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建造的现成经验,而是勇于开拓思路,持续创新。其中,对冷藏箱配电的设计优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相关QC课题荣获2022年第五届中央企业QC小组大赛二等奖。
设计期间,严控设计节点,细化作业计划,对重点难点课题,组织技术小组攻关,召开设计研讨会300余次,形成研讨结果120余项;组织各类工艺交流会50余次,现场巡回180余次,工艺改善事项约600余项,累计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目前已获授权47项,进入实审29项,其余均在受理中。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将精益设计发挥到极致。24188标箱集装箱船个性化定制设计不仅融合船东需求,而且助力生产加工。该船配置的永磁式轴带发电机,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兼具发电和助推功能的发电机,此前设计、安装及试验几近空白。面对船东的高要求,技术团队协同制造部门对系统进行详细研讨,开展融合厂家设备的定制设计。针对定子与转子的间隙,研讨了在各种船舶浮态、各种轴系变形下的最佳值。
此外,为确保超大型集装箱船船体结构安全,上甲板、舱口围等上部构造通常采用超高强度的极厚板设计。设计团队创新开孔强度分析方法和补强方式,攻克了有限元结构强度和疲劳强度的技术难题。对于极厚板的开孔和切割,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实现了极厚板切割的一次成型,提升了加工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甲板开孔成果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管路布置方式、贯穿形式在箱船设计中的创新和优化,也实现了管路物量成本的进一步优化。
结合之前20000标箱集装箱船设计建造经验,团队精益求精,充分考虑建造、成本等各种因素,力求设计更优、工艺更合理,24188标箱集装箱船船体部材、舾装管路修改率大幅下降;最大化利用工厂设备能力,优化分段划分,分段数量明显减少;一次钢材利用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比20000标箱集装箱船又有提升。此外,基于仿真技术的全船分段搭载实现了无余量建造。良好的全员质量意识、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以及严密的精益控制,保证了24188标箱集装箱船设计建造任务圆满完成。
以诚感人 打造精品
技术团队秉持面向船东提供优质产品的理念,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船东深入交流,尽可能了解和满足船东的设计要求。囿于疫情无法与船东面对面交流,便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船东建立多种渠道的联络机制。对船东提出的技术问题,一般都会以最佳方案向船东提供。由于东方海外新造船项目组成员既具备严谨专业的技术积累,又具备丰富的造船经验,对技术、质量、操作体验追求极致,他们时常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为技术团队提出建议。如提出变更绑扎的集装箱箱角,解决混装时绑扎杆干涉问题,通过3D模型展示,直观快捷的找到高压岸电系统布置、操作便利方案;提出管路设计优化路径,辅以弯曲方向调整,巧妙优化管路布置,同时改善排水流畅性等。通过双方合作,技术团队深切感受到船东项目组带来的启发和理念更新。
得知船东实船运营过程中装载20英尺集装箱不够便利,技术团队主动深入研究,调整布局,将甲板上最前端两侧20英尺箱位改为40英尺箱位。在污水收集舱现场管路已安装完毕的情况下,船东临时提出增设居住区黑污水收集舱,技术团队经过多次方案优化,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诸如货舱污水井滤板改造、水密门隔断破舱稳性、提升艏尖舱安全性等方面的设计调整举不胜举,以最佳性价比的设计,逐一实现了船东的愿望。
正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待客之道”,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船东的信任,赢来一批又一批订单,开创诸多中国首制船新纪录,树立了世界知名的中国船舶制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