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天地海上风
经历了15年的校园生活,我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工作,登上了自己航海起步的第一条船——30万吨散货船合恒轮。有人说我很幸运,因为“这是一艘大船,航行很稳,晕船很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遗憾,按大副的话说:“第一次就上大船,靠港次数少,能学习的地方相对较少。”对于我来说,第一次就登上30万吨船确实很幸运,因为,真的不晕船。
登船第一天。船上申购了许多伙食和物料,伙食里面供应了好多蔬菜、肉、水果之类的,物料有生活用品和工作用具。看着船上所有的兄弟一起来搬运,如同一个大家庭,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顿时让我减少了第一次上船的恐惧。
第一次值梯口班。由于疫情原因,每个上船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登记。政委经常教导我们疫情无小事,必须要重视。大副把我安排到8时到12时的副班。和我一起值班的一水人挺好,常常跟我分享一些安全工作注意事项和船上趣事。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如何开缆机、如何调整舷梯、如何根据潮汐表及木匠压载和卸货的情况去规划调整缆绳的时间……
第一次离港。值夜班到24点,回房间只眯了一会就起床了,因为凌晨3点船就要离泊。靠、离泊作业时我被分配到船艉学习。一开始,我真是一头雾水,跟着二副和政委来回跑,只能见缝插针帮一点小忙。政委说,凡事都有第一次,不会做不怕,站在旁边看的时候要从中学习,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二副也是现场教学,不仅耐心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还教我如何规避风险。从他们一字一句中,我深深体会到船舶领导对我们实习生的耐心照顾。那一天一直忙到7点多钟,一切收拾妥当后,回到房间美美地睡了个回笼觉。
第一次演习。忘不了大副在救生艇前耐心讲解、三副的各种演示以及政委对防疫的严格要求。大副经常提醒我们几个实习生要多向老师傅们学习和请教,仔细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认认真真地学习,要记到脑袋里面。演习,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船员们必须牢牢掌握的技能,紧急关头可以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三副工作很负责,对演习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要求按照公约穿探火服的时间,他耐心地教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更快更好,因为在火灾面前,我们是和时间赛跑。通过实实在在的演练,让我们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做到真正的结合。
第一次海上航行。水手长带领和指导我们熟悉甲板工作,我们提出的各种疑惑,他都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虽然工作有些累,但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次,水手长带着我们去整理缆绳,我还以为会把缆绳全部弄出来再慢慢地整理,后来发现利用好两个缆机可以非常方便地整理好缆绳;从船艉把缆绳带到船头,我心想着这么重怎么能带动呢?后来从船头拉了一个绳子,利用缆机和吊臂很容易就带到船艏了。真是学习到超级多的东西,让我倍感新奇。
第一次海上锚泊。我第一次参加了全船会议。船长、政委、轮机长、大副分别就公司文件学习和传达、劳动安全、疫情防控、船舶党建和文化建设、防污染、垃圾分类处理及保安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和布置,并特别叮嘱和指导我们如何规避船舶风险源。感觉就像是家庭会议一样,家长们时刻关注着我们的生活和安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注意的事情。
第一次靠港是宁波北仑港。我们的船前后一共带了4条拖轮,我的工作地点依然是在船艉,跟着二副、政委和水手们从带拖轮、备缆绳、打撇缆、带缆绳、解拖轮、放舷梯……每项工作都井井有条。我发现同一块的缆绳可以一起带,节省了好多时间,还学到了如何带回头缆。释放舷梯时,把安全网先顺着舷梯中间放好,挂一边、翻一边,既安全省力又快捷方便。在等待靠泊的时间,政委跟我讲了很多现场工作细节和风险点,叮嘱我一定要小心一点,不能小看缆绳的力量。
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工作时间可以跟着水手长不断学习业务,巩固理论知识,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闲暇时,我还可以在健身房锻炼身体。K歌机也是我们年轻人的最爱。除此之外,阅读也是打发时间的一个很好方式,既陶冶个人情操,又温故而知新。我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的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相信一定会成功。
第一次在海上看风景。海上有独特的风景。早晨的海是白色的,伴着微风就像是一座座流动的雪山;日落时的海是橙黄色的,海天一色,把晚霞衬托得更加美丽,和陆地上相比,海上的日出日落美得出奇。月光之下,海流之上,薄雾朦胧,粼粼水波翻出耀眼的银白光泽。
人生这篇“文章”中会经历很多个第一次,代表了人生的经历过程,需要花费一辈子去体验和领悟。通过这些“第一次”,时时鞭策着我要不断提高自己,让人生的“文章”写得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合恒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