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助力“中国大臂”实现弯道超车(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03-31
作者:吴晓涵
字号:[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港口码头作为贸易的核心节点,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正着力打造现代港口码头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以增强经济稳步发展的能力。为支持我国自动化码头建设与改造进程,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旗下的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流体公司)持续开展流体装卸设备技术革新,成功研制的一款新型智能船用装卸臂成功实现全球首台套应用,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空白,引领行业智能制造,推动智慧港口建设。

  全球首套,圆满完成智能船用装卸臂的首船接卸

  2022年7月6日,由流体公司独立研制的全球首台套具备“一键”智能对接功能的“智能船用装卸臂”,在海南八所港第二装卸区圆满完成首船接卸作业,标志着流体公司在流体装卸设备制造领域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当天,海天一色的八所港第二装卸区外,一艘化学品运输船早已停泊靠港,等待装船。随着一声作业指令,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首船作业仪式正式开始,智能船用装卸臂通过一键启动、智能对接、自动回收等一系列流畅接卸作业,圆满完成首船作业应用,成为全球首例应用的“智能船用装卸臂”,填补了装卸臂智能制造行业空白。流体公司在流体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以智能化助力“中国大臂”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弯道超车。

  该智能船用装卸臂先后获得全国质量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拥有核心发明专利6件。同时,该产品已经通过江苏省工信厅新产品成果鉴定,荣获“国际领先”产品称号。通过持续优化升级,流体公司进一步实现智能船用装卸臂产品在复杂环境下,更准确、高效地与船舶对接,不断提升智能对接效率、精准度、稳定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码头流体货品的装卸效率。

  截至目前,这台智能船用装卸臂已在海南八所项目现场平稳接卸了100余艘船舶,累计接卸量达30万立方米。

  匠心研发,重新定义码头流体装卸作业流程

  随着5G网络建设的逐渐覆盖,安全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现有大型石化码头均面临强烈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而国际上液体化工码头尚无智能化装卸的应用案例和成熟技术。技术迭代既是难题,也是机遇,流体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市场发展需求,在传统流体装卸设备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磨砺,自主研发远程作业控制软件系统,加入视觉识别、北斗5G定位等前沿技术应用,率先研制出智能船用装卸臂,突破流体装卸臂“智能对接”这项关键技术壁垒,引领行业革新升级,为我国能源运输保障作出贡献。

  区别于依托人工操控的传统装卸臂,流体公司研制的智能船用装卸臂,真正实现了智能自动对接和码头现场无人化作业。

  真正的智慧接卸——自主开发了液体化工码头智慧装卸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建立3D实时管控模型,真正实现装卸臂的远程操作、一键智能对接脱放。

  精准的识别对接——产品搭载运用视觉识别、北斗卫星、5G定位等前沿技术,能够实现卸料臂快速连接器和运输船上法兰的精准识别、智能避障和“一次性”成功对接。

  高效的无人作业——普通装卸臂要进行人工打开锁紧机构、确认内部压力、上船对接以及法兰锁紧等一系列操作,耗时至少半小时。智能船用装卸臂不用人工干涉,只需一键启动智能对接和自动回收,就能够在5分钟内高质量完成装卸臂的智能对接和自动回收。

  可靠的设备管控——产品能够进行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处理,可以实现远程技术支持、线上维修管理、远程程序下载调试和系统更新、设备运行数据查询等人性化功能,可完全取代传统人工现场作业,极大消除了码头油轮靠岸装卸液体化学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

  强大的适应能力——产品被赋予自我学习的智能功能,加入了对恶劣气候、突发情况等场景的处理能力,可应用于各类港口装卸环境下的管道系统之间液态物质输送,满足智能码头、智慧港口的现场多功能作业需求,达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

  攻关求索,全力推进流体装卸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码头装卸装备制造行业中,低门槛的装备产品已基本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而高门槛的装备产品,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国内产品在某些功能方面已能够与进口产品媲美。因此,在经历过“造不如买”却经常被卡脖子、关键技术受制于国外同行的经验教训之后,流体公司聚集力量在优化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几代更迭已初步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产品和服务链条。

  在数字驱动战略引领下,智能船用装卸臂重新定义了码头流体装卸的作业流程,并如火种燎原之势推动整个码头装卸装备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肩负央企担当,流体公司始终以关键设备国产化、智能化为己任,积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拓展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以液体化工码头智能装卸产品、低温及清洁能源系列产品为研发主线,以船用装卸臂、登船梯、脱缆钩等流体装卸传统产品为载体,集成并提升智能对接技术、智能监控与信息集成技术、低温技术、超低温密封技术等重大技术研发能力,实现智慧液体化工码头设备与系统的全场景示范应用,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形成行业内完善的系列标准,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打造世界一流的液体装卸设备“领军”企业。

  继在中海油海南八所成功举办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的首船作业仪式后,流体公司还分别与国家管网、龙口滨港签订了智能装卸臂合同,与国家管网集团合作开展大口径超低温国产化输油臂项目,进一步奠定公司产品技术的领先地位。

  “十四五”期间,正是我国实施智慧港口国家重大战略和打造国际枢纽海港的关键时期,流体公司积极呼应“万物互联”的时代要求,以流体装卸设备国产化、智能化、高端化为目标,以“智能船用装卸臂”为突破口,加快智能流体装卸装备的全面推广,为打造智慧液体化工码头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拓展清洁能源装卸及储运产业,全力打造流体装卸设备制造领域的排头兵,为智慧港口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际枢纽海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