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湾城”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3-04-07
作者:钱坤忠
字号:[ ]

  往事云烟

  沿着苏州河漫步,一路有风景,一路有故事,一路有感怀。苏州河波光粼粼,从潘家湾向潭子湾拐了一个大弯,成了一条美丽的曲线,潺潺东流。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两湾”居民搬离时热烈激动的场面,听到了中远两湾城破土动工的“呯呯呯”打桩声,“两湾一宅”(当时上海最大最集中的危棚简屋地区之一)从此成为历史。如今,中远两湾城已是上海内环线市区内最大的居住小区,设有3个居委会,绿树成荫,高楼林立。

  离“两湾城”近在咫尺的昌化路桥早已焕然一新。该桥原名归化路桥,1957年改名为昌化路桥,归化路也随之改为昌化路。原来桥上只能走人,不能行车。从1953年到1959年,我每天背着书包从闸北中兴路德兴坊出发,越过铁道,穿过潘家湾,经过昌化路桥,去上小学。第一年我在澳门路150号母亲工作的申新九厂内读一年级,后来申新九厂在宜昌路靠近国棉二厂后面的苏州河边建造了一所申九子弟小学。当时的防汛堤很矮,而且又是木桩。有一天黄昏,父亲带着我在这里捉清水大闸蟹,居然捉到十几只。夏天,这里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前来跳水、游泳。

  有时放学早,我和小伙伴就在昌化路桥上看风景。桥的东面南侧是面粉厂,沿河没有通道,都成了面粉厂的仓库;北侧是潘家湾煤栈,沿河也没有通道,煤炭就在露天堆放,遇到刮风天,满天都是乌黑的煤屑。河道中时不时开过发出“突突突”马达声的小货轮,拖着一排长长的驳船,如同拉着几十节车皮的火车一般;也有摇着橹的乌篷船以及装载各类货物和生活垃圾的大小船只,南来北往,十分繁忙。整整6年,这段苏州河以及周边老建筑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又站在昌化路桥上往西看,只见苏州河的一个大弯由南拐向北,拐角处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片绿色。从桥上走下,沿着宜昌路没走多远,就是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公园门口的马路似曾相识,原来我在这里就读的小学也成了梦清园的一小部分,顿时对梦清园有了一份崇敬感和亲切感。望着苏州河对岸的“两湾城”,视线久久不愿移走,脑海中还翻腾着两湾弄堂巷尾的家长里短、炊烟袅袅的市井生活的情景。

  【作者系中远海运作协会员】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