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天地海上风
船预计在南美某港抛锚半个月,我是新船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老船员很兴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大伙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过一下钓鱼瘾了,这可是船员们业余生活里最喜爱的一项活动了。
船员常年漂泊汪洋大海,远离故乡和亲人,凭栏垂钓,怡然自乐,钓的是一种慰藉和寄托,体现的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船员的生活往往与枯燥单调分不开,劳动强度高、压力大。像这次抛锚期间,甲板部和机舱部分别接到几项“大活”:为节省将来的坞修时间,甲板部要顶着烈日进行高空作业,一铲刀一毛刷地对左侧船壳1500多平方米区域内的锈点进行清除和油漆作业;机舱部则要在高温高噪声的环境下完成主机吊缸、排气阀更换和辅机高压油泵故障排除任务。
在船上,钓鱼是一项集体活动,体现的是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钓得多时,大家会主动上交,由大厨统一烹饪,有福大家同享;钓得少时,几名船员就聚在一起,一边品尝正宗的海鲜,一边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之前,船长就对钓鱼注意事项进行了提醒,强调要处理好与工作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安全。细心的大副贴上抛锚期间潮汐变化时间表,为选择最佳钓鱼时间提供参考,一般来说,海中的鱼群多随潮而来,随潮而去,商船抛锚之处都是避风湾角或岛礁下风,水深大约30米,正是鱼儿来往的交通要道。暖心的大厨则备好鱼饵,便于钓者随时取用。
海钓是船上的一项必备技能,垂钓技巧颇有讲究。对于我这种新船员,会有资深的老师傅进行“传帮带”,并帮助制作好渔具,以期同舟共“钓”。这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船员们卸下疲惫,满心欢喜地手持自制的渔具,在夕阳和晚风的陪伴下,悠闲享受着海钓的乐趣。
刚下钩不到3分钟,“大台”手中的鱼线猛烈晃动了一下,“上鱼了!”周边的人立刻围了上来。“大台”猛抽一口烟,笑靥灿烂却故作镇定地缓缓说道:“先走一条,承让、承让!”便开始拉鱼线,拆盲盒般的期待溢于言表。等鱼被拉出水面后,他的笑容戛然而止,原来是条丑鱼,这种鱼因背部扁平,有类似鞋底的花纹,样貌丑陋,被船员形象地称作“鞋底鱼”,无害,但不可食用。“大台”不由失望了一下,将其放生,得到了旁人的安慰,又很快扔下鱼钩,看样子这次“出师不利”丝毫没影响他垂钓的热情。
10分钟后,机舱“卡带”的鱼线被咬钩,却是一条“不明鱼类”,大家你一舌我一嘴,开起“讨论会”来。这条怪物有半米多长,瓶盖粗细,蜷缩成一团,没人见过这种鱼,担心是条海蛇,不由产生一丝恐惧感。有人建议快去叫“水头”,他懂得多。“水头”在船30多年,阅鱼无数,算得上是鱼类专家,匆匆赶来看了一眼,自信地言道:“大家不用怕,不是蛇。因为它有腮,而且背部的花纹不鲜艳,体表黏滑,这些都是蛇类所不具备的特征。应该是条鳗鱼,无危险性,可食用。”“卡带”终于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将其放入水桶,大家对“水头”的“权威”论断啧啧称赞起来。
说话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除了收获几条巴掌大的小鱼外,还没有“大货”上钩,大家犯起了嘀咕:“莫非这片海域是贫鱼区?”就在这时,政委的鱼线咬钩了,一股吃重感传递过来,大伙喜悦之情瞬间爆满。“政委,是条大鱼!”铜匠欣喜道,迅速帮忙拉动鱼线。鱼线另一端的鱼儿不甘心就此被俘,使劲扭动着,震颤的鱼线抖动不止。好大一会儿工夫,这条“大货”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果不其然,是条3斤多的大红鱼,这种鱼肉质肥美、细嫩,称得上鱼中上品。大红鱼被拉上甲板后,传来连续的“咔嚓”声,大家通过拍照留念的形式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天色已晚,明月高悬,深色的天幕中闪耀着点点星光,甲板上的说笑声依然不断,在安静的海面上显得格外热闹。年龄参差不齐的船员像一群天真的孩子,又像回到了物质匮乏的童年时代,能对一条不知名的昆虫饶有兴致地看上半天。
我已经好久没有这种体验了。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散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