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乡村振兴
湖南湘西的山路蜿蜒曲折、延绵不绝,在郁郁葱葱之间隐匿着大大小小的各式村寨,借母溪村,便是其中之一。借母溪村位于湖南省沅陵县西北边陲,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长期阻碍着这里与外界的联系。代代村民们守着令人艳羡的绿水青山,也守着一如既往的落后贫困。
在脱贫攻坚这一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中,中远海运集团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扶贫”重任,在借母溪书写“山海相助”的“船”说,在沅陵铸就撼天动地的“船”奇。徐锋,这位曾经是万箱集装箱巨轮的掌舵人,在2018年8月,从横无际涯的大海来到蓊郁茂密的陆地森林,成为沅陵县借母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接过上一任工作队长的方向舵,驾驶着借母溪村这艘“大船”,载着3307名山民驶向小康,谱写了一个大山里的新“船”说。
从融入到热爱,船长成了带头人
初次走上第一书记的岗位,徐锋还是不折不扣的“新兵”,积累经验、调整状态的过程必不可少。做为作为一名跨海越洋的船长,他的英语非常流利,但如今却卡在了方言上。借母溪村少数民族众多,美丽乡村却存有语言的“藩篱”。听、说、练,成了他每天工作之余的必修课,不仅将常见的高频率词汇做了笔记,还把土语发音翻译成普通话发音以强化记忆。“语言通了,心就近了,心近了,和老百姓就打成一片了,再做起工作来,就得心应手了。”入乡随俗,是开展好村里工作的有效方法。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徐锋跑遍了借母溪4个自然村、42个村民小组、2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老老少少都认识了这位“徐书记”。这种相识,是徐锋挨家挨户走出来的,是嘘寒问暖访出来的,是真情实意帮出来的。在帮村民曹志红全家办理低保手续时,徐锋发现家中的小女儿因家庭穷困无法上幼儿园时,他立即向集团申请助学金,最终和村组长把这笔捐款送到她家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通过实地调研,徐锋深知要让脱贫减贫大政方针最终落地,村里就是前沿阵地。一次次走访、一次次摸排、一次次会商,徐锋结合村情民情、摸清家底,针对性制定扶贫帮扶措施,落实政府扶贫政策,采取不同的产业扶持、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策略,实行差异化、精准化扶贫。短短半年时间,扶贫“新兵”就成了村里扶贫带头人。2019年和2020年,徐锋分别荣获沅陵县和怀化市“最美扶贫人物”荣誉称号。
建强战斗堡垒,带领群众扬帆远航
2016年,借母溪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支两委班子是由原来4个村的村干部改选组成,磨合过程中办事效率不高。徐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现代船员管理理念和方法融进村支两委班子建设中,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对村里党建、扶贫、教育、医疗、社保、综治等工作确定责任人,既分工又协作。
为更好服务群众,在借母溪乡党委的支持下,徐锋将村划分为4个片区和42个村民小组。在各村民小组,徐锋组织成立由组长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3人小组,参与村级事务自治。每一名党员既是扶贫政策的宣传监督员,又是维稳工作中的矛盾化解员,通过深化治理建设,多年遗留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的怨气小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各项政策落实更顺畅了。借母溪村党支部书记符星艳自豪地说:“现在村干部走到哪里,群众都是笑脸相迎。”借母溪村党支部获评为沅陵县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选准发展路径,航行于最佳航线上
借母溪路远山深、曲壑藏幽,纵有“湖南九寨”的美誉,却多年来藏在深岭少人识。徐锋带领扶贫工作队精准把脉,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将沟谷原始次森林的生态优势转换为旅游优势,把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青山绿水”转换成能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借母溪千塘湾古寨的大型山水实景剧《狃子花开》远近闻名。为吸引更多游客,徐锋争取资金扩建实景剧场看台,并打造升级《狃子花开》2.0版本,丰富了剧情,增强了互动性。
徐锋帮村里选准了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径,准备在某处荒地建一座集采摘、餐饮、住宿、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徐锋拉着村支两委一起与村民开座谈会,仔细分析产业项目建成后的受益情况以及对村域旅游的促进作用,村民由反对变为支持,一起参与到农业园的建设中。建成后,他又帮着出谋划策,做好对外宣传。每到周末,借母溪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各地牌照的小汽车停得满满当当。农业园的良好经营,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务工和农产品销售,更确保了村集体每年的分红收入。
此外,借母溪村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和房车营地已对外营业,从项目立项到主体建筑封顶,从总体布局到内部装修设计,徐锋都深度参与,新的游客接待中心现在已经成为借母溪旅游的“发动机”,集游客接待、住宿、餐饮功能于一体,大大方便了来借母溪游玩的游客。随着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大山,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也越铺越宽、越走越长。
创新扶贫举措,建起海上扶贫队
在中远海运集团和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徐锋将扶智与就业相结合,创新开展海员劳动力扶贫。充分利用湖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文环境较好的优势,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大力宣传航海文化,通过就业扶贫海员培训,形成“一人上船,全家致富”的良好社会效应。
徐锋从制定海员劳动力扶贫工作方案开始,多次往返于集团船员公司、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省扶贫办开发指导处,协调各方意见,厘清职责分工,再到贫困家庭学员的报名、笔试面试、体检培训、证书办理、上船就业,每一环节都被妥善安排截至到2020年11月,先后开展了9批次湖南海员就业扶贫招募工作,共计招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422名,已安排上船就业304人。2020年,在提升质量上再发力,实施海员就业扶贫“卓越计划”,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贫困生,选拔参加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电器员班”试点培训,作为公司高级船员培养;与江苏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定向招收142名驾驶、轮机等专业学生,作为船长、轮机长培养对象进行锻炼。通过分层重点培养,逐步形成“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高”的船员人才梯队培养局面,建起一支海上扶贫队,将脱贫攻坚的战线推进到浩瀚的大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锋以心换心、用情筑情,将“扶贫大考”的文章扎扎实实地写在了沅陵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上,写在了山水之间、田垄地头,写在了老百姓绽放的笑容里和暖暖的心坎儿上。他说:“亲身经历脱贫攻坚战,让我真正明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投身于脱贫攻坚这滚滚时代洪流之中,正如父辈们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这段挂职扶贫时光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影响我一生。”
(作者单位系上海海运海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