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的思考(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04-28
作者:
字号:[ ]

  工作思考

  ■ 中远海运特运组织部/人力资源部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需要培养一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只有持续优化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体系,真正把具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发现出来、培养起来、使用起来,才能引导优秀年轻干部在新的赶考路上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围绕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全方位诠释了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的标准,科学揭示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路径,为国有企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对优秀干部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干部人才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年轻干部培养上仍存在着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培养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成长路径不够丰富、成长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

  以中远海运特运为例,由于多年历史原因,公司干部队伍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干部培养规划整体不足,缺少系统化、体系化的干部培养机制,缺乏干部整体规划;二是干部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年轻干部储备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部分岗位序列干部存在一定梯队断层;三是高端、专业及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四是干部交流渠道不足,干部队伍中具备海外资历、多板块管理经验、船舶资历的整体不足。

  近年来,中远海运特运党委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顶层设计,以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在年轻干部引进、识别、使用、发展、激励等方面系统规划、同向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公司特色的年轻干部发展道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道路上,中远海运特运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走过一些弯路,也遇到一些挫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年轻干部管理体系。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和关注。

  强化年轻干部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贯彻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要求,狠抓纪律作风建设不放松,扣好年轻干部“第一粒扣子”。一是强化纪律教育。坚持把纪律规矩教育贯穿到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经常组织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年轻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引导年轻干部时时处处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严格监督管理。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加强对年轻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完善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定期分析年轻干部思想状况、评估风险隐患。坚持把对年轻干部的监督触角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确保年轻干部时时都在组织和群众的视线中。三是严肃刚性执纪。坚持挺纪在前,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年轻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及时提醒敲钟、防微杜渐,严防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要坚持对违法违纪“零容忍”,对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年轻干部,一律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不拘一格使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不能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一是打破论资排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能力出众、实绩明显、作风优良的干部,看准了就选、成熟了就用,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真正让吃苦者吃香、能干者能上、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二是转变平衡照顾的观念。必须坚持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原则,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防止出现影响年轻干部的提拔和使用,以及挫伤年轻干部工作积极性的现象产生。三是防止“拔苗助长”。要尊重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既不能放任其自然生长,更不能盲目求快搞大水漫灌。甚至因为急需人才,而一味“施肥”加速将导致年轻干部“烧苗烂根”。

  协同推进干部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针对用人部门培养责任认识不到位、以用为主、培养指导少等问题,一是完善干部工作格局。深化党委领导作用,强化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年轻干部培养主要责任,落实用人部门培养主体责任,推动纪检部门监督责任,做到上下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形成干部人才工作整体合力。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组织人事部门要发挥在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上的专业优势,深入部门调研,靠前规划指导。适时推进类HRBP工作机制,将人才理念前移,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三是压紧压实责任。从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入手,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领导干部述职考核内容,引导各用人部门进一步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工作。

  健全干部容错机制。年轻干部某种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行业和市场的研究判断容易出现非主观性的错误。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引导年轻干部正确面对工作失误,积极调整状态,勇于担当负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撑腰鼓劲,当好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护林员”。有效破解部分党员干部“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困惑,使能干事、善干事、想干事者既能够甩开膀子、大胆作为,又能够划定纪律底线,坚决杜绝干部乱作为、假作为、慢作为。注重倾听年轻干部心声,帮助年轻干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心理上解压,让年轻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敢于担当、奋发作为蔚然成风。

  防范年轻干部流失。由于干部选拔培养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因此做好干部工作要慎之又慎,特别是要关注年轻干部思想动态,提前做好预防,降低流失风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是树立合作共赢理念。树立公司与年轻干部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使年轻干部自身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年轻干部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加大关心关爱。加大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加强年轻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年轻干部的困惑和烦恼,解决年轻干部生活中的困难,送上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营造浓厚、和谐的“家庭氛围”。第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优秀年轻干部的先进典型,使干部群众从先进典型中汲取力量,提升广大职工对年轻干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