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码头
母亲节这一天,我也终于加入到了过这个节日的“第一人称”的队伍里,开始了初为人母的自我修行。
养育孩子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怀孕前,我以为自己对孩子的爱会与生俱来,但其实并不是。相反,在孩子刚出生的4个月里,我一直处在很大的自我矛盾中,剪短的发、身上的疤、腰上的肉、手腕上的腱鞘炎、眼下几乎可以称之为半永久的黑眼圈,还有油腻腻的总是来不及洗的头发、身上永远皱皱巴巴有污渍的半旧家居服,都在时时刻刻地提醒我往日不复返。娃他爸在船上信号不好,时常联系不上,即便偶尔联系上,也怕分了他安守岗位的心。还怕父母朋友担心,所以鲜与人交谈。那时候,我才对产后抑郁有了深深的同理心。与新生命打交道之初,也常常被折磨得体无完肤,那是一种纵然提前翻遍了育儿书,也依然避免不了手足无措的窘迫。小小的人儿还不会表达,他饿了困了怕了尿了的时候只会哭,要你抱着摇着走着哄着,因为种种原因不是去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一天只能断断续续地睡四五个小时……想想那段时光,连最起码的体面都顾不上,的确是很难谈得上幸福感。
究竟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对妈妈这个身份有实感呢?
好像是他第一次对我们说的话有了回应,叫他名字的时候,他会转过头来奶声奶气地“嗯”一声。
好像是他第一次会说话,虽然叫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热”,我依然激动得快跳起来。我问他:“宝宝你说什么?”他说:“热。”我再问:“宝宝热是吗?”他说:“对。”那一刻的幸福溢于言表。
好像是他对“妈妈”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到“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头”,我会挠挠他的小脚趾头,他也会碰碰我的脚,对我甜甜地笑。他开始变得越来越黏我,一岁的小家伙儿还走不利索,下班刚打开门就能看见他爬着或者跌跌撞撞地扑向我,对他来说这就是“飞奔”了吧。问他“妈妈在哪里?”他会搂住我的脖子把头埋在我怀里,再侧脸露出一只眼睛对我眨啊眨……
很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互相陪伴,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沟通,最后深深地依恋彼此。虽然脐带已断,但我们已经建立了新的、更为亲密深刻的连接,这看不见的连接将成为我一生的牵绊和希冀。
正是成为妈妈这件事,让我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坚强,让我不再有天真的幻想,只一心向下扎根,为了能给他更有力的托举的重量。我也终于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与曾经的执念和解,得以治愈自己,在某种意义上重获新生。
为人父母好修行。祝所有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也祝愿所有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散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