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天地海上风
真真切切感受到“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情形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去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在青岛,等报到、安顿好之后我突然想起竟然忘了给妈说一声。匆匆来到学校后门找了一家小店,给家里打了电话。妈接了电话,听到我说一切都好,便说自己也放心了,接下来就是一番叮嘱。挂了电话,不争气的泪已经在我眼眶里打转,想必妈在家也在牵挂我这个儿子吧。妈文化水平不高,为了能方便地和我联系,她学会了用电脑打字,能在QQ上和我交流;后来用了智能手机,她又学会了九宫格打字,这一点我是很佩服的。
我毕业后到广州培训,妈又特意对我交代了一番,无非是“人要有礼貌”“说话做事要稳重”等等。培训归来,我把新认识的同事也是我的老乡带回了家,妈执意要留他住几日。妈后来说,希望我俩能分在一条船上,这样互相有个照顾。现在我和那位老乡还是很好的朋友,这应该也得益于妈真诚地待人。
第一次上船前夜,我收拾行李,妈就在旁边看着,生怕我少带什么。我尽力安慰她,说船上该有的都有,不需要太过担心,等上了船,我会写信的。出发当天,妈在路口目送我出发,我能感受到她的不舍。但终究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一去就是10多年的航海生涯,而妈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最清晰的还是第一次上船。
上过船的海嫂不少,但上过船的海妈可能真的没几个,我妈就属于其中一位。实习回国,知道船挂靠连云港,我告诉了家里。没想到,父母竟然到港口来看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得到消息后,站在艉甲板上眺望港口大门,直到看到了二老的身影,心才踏实了下来。现在妈还会偶尔提起来,说自己很幸运,到儿子工作的船上参观过,知道了海轮是多么的壮观。
工作时间久了,妈也习惯了我的工作性质——一走大半年,休假小半年。随着我职务的提升,我也成为了她口中的骄傲,在街坊邻居闲聊中的“攀比”时,我也常常成为她的加分筹码。今年,对妈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因为她的儿子终于成长为一名远洋船长。这是我的梦想,也是她的梦想。临出发前,妈还是像往常一样简单叮嘱我:“上船注意好安全,注意身体,别不舍得花钱,多吃点好的。”“好的,老妈,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的回答也是“老三样”。
有多少名海员,就有多少位海妈;有多少朵浪花,就有多少份牵挂。祝天下海妈,母亲节快乐!
【作者单位:大德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