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头儿”,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老头儿”本指老年男子(多含亲热意),多称呼50-70岁的老人。今天要说的这俩“老头儿”,都不是本来意义上的老头儿,而是中远海运能源所属伟池轮甲板弟兄们对自己两位兄长敬佩、亲热又诙谐的称呼。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俩“老头儿”吧!
“老头儿”之一:水手长范业涛
水手长,俗称“水头”,被远洋船员喻为“兵头将尾”,他的责任心和执行力,直接影响船舶整体安全和工作效率。优秀船舶的背后,总会有一位优秀的水手长。
伟池轮上就有这样一位水手长——范业涛,经过33年的海上工作历练,这位干练的范“老头儿”日常工作不拖、棘手任务不躲、困难问题不怕,坚持推动着部门的工作进度。伟池轮是一艘14年的老龄船,长期在东南亚航线运营,航次短、周转快,运营与维保矛盾突出,尤其是甲板锈蚀严重。上船伊始,范业涛便积极主动想办法,在全面检查摸底后,会同大副制定了详细的维保计划,统筹部门人力物力全面投入除锈保养作业,早出工晚收工,不畏烈日炙烤,不怕高温炎热;大块时间整片推进,零星时间局部突破,加班加点抢抓除锈,甲板保养工作全面推进。
范业涛是个标准的东北大个,生活中利利索索、工作中勤勤恳恳,不仅撇揽、绳结、插接等水手工艺样样精通,在设备维修、装卸油作业上更是“积攒”了不少窍门。他十分重视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安全是船舶的生命线,要工作,更要安全。平日里,从安全着装,到规范作业,范业涛全面监督,有谁不小心触碰了他的“安全底线”,他的“冷脸”绝对会让你“冰寒彻骨”,再也不敢在安全问题上“铤而走险”。范业涛虽然表面看着严肃,实则有一颗火热的心,他总是热心地向年轻船员传授业务,示范讲解、手把手教,总是不厌其烦,在他的“传帮带”下,6名年轻水手的业务水平迅速提升。范业涛在工作中坚持遵循“积累点滴进步,创造光辉业绩”的伟池精神,带领甲板弟兄奋力奔跑在标杆船创建的赛道上。
“老头儿”之二:木匠孙锦义
木匠,俗称“木头”“木佬”,承担着船舶日常量油量水、活络加油、起抛锚作业、维修保养等,这些都是关系到船舶水密、系锚泊安全等关键作业的工作,这足见木匠工作的重要性。
今天说的第二位“老头儿”就是“伟池”的木匠孙锦义,是一位敦实的山东汉子。他22岁入党,党龄30年,名符其实的老党员。孙锦义是位热心肠,不管谁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忙;不管是船上的事,还是部门的事,他总是主动张罗,像极了过去单位家属院里的楼长。
孙锦义上船前就知道伟池轮甲板工作量和难度极大,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迎难而上。接班后,他主动作为,以最短的时间将甲板设备摸了一遍,对存在的问题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逐一解决。孙锦义为自己准备了一个专用的“万宝桶”,内装“一‘枪’、一锤、一铲、一壶、一钳、一钻、一‘刀’”及其他工具物料若干,在完成货运任务的同时,他提着自己的“万宝桶”上高下低、跑前颠后,不停地敲敲打打、涂涂抹抹、修修补补。加油、活络、除锈、油漆,经过他的“调理”,32个导向轮、16部绞缆机无一个不活络;30个通风窗、57个透气帽、20个水密门无一处不水密……他把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完美融合,坚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伟池轮核心理念,不管工作简单还是复杂,他总是保证质量,做到最好。甲板设备油亮了、滑顺了,孙锦义的脸上也被东南亚的阳光涂上了一层均匀的古铜色,更像老头儿了。
四个多月来,在两位“老头儿”的带领下,伟池轮甲板部在安全优质完成七个航次运输任务的同时,完成了包括艏楼、甲板右舷甲板、船中四档反龙骨甲板及管路、两侧救生艇架和上层建筑除锈油漆;所有导缆滚筒拆检保养;所有甲板压载舱通气帽和全部上层建筑通风窗的彻底除锈油漆等深层维保在内的190余项目。结合安全生产月、内外部迎检等系列重大安全生产活动,累计排查和整改各类安全生产隐患150余项,为伟池轮安全生产和“标杆船舶”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系伟池轮)
图为范业涛在专心地描涂标志
图为孙锦义在拆检导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