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初体验

发布日期:2023-07-28
作者:冯永雷
字号:[ ]

  青春季风

  经过一段时间等候后,我如愿登上了工作的第一条船——中海之春轮。这艘船有相当的吨位,即便行驶在大洋上也稳如平地。

  对我这个上船的新人,大家照顾有加,工作生活中不了解的许多事情,同事和领导们都热情而且耐心细致地为我讲解,船长和政委也在许多场合向我特别提及安全要点,讲解安全事项。他们让我内心有了底,倍感温暖。

  船上的伙食很丰富,每天菜品不重复,而且经常供应水果。最令我惊讶的是,早餐的式样非常多,囊括了常见的中西式早餐,这让我每天都有额外的动力早起,干活更是精神满满。刚上船时,同事们带我逛了几遍生活区,娱乐室内装了齐全的音响设备和电视机,健身室有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轮机部的前辈们也特地花时间带我认识各种各类主辅机械设备,耐心地说明这些机器的功能,讲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在集控室控制面板上教我认识各种仪表参数。对我来说,或许立刻适应船上的工作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前辈们的照顾使我对未来任职轮机员充满了信心。

  开头几个月,我的师父是机工长,他做事一丝不苟,对我的要求亦然。我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拖地、擦油、给干活的轮机员打下手。在这之前,我曾经认为干活不过是拆装和修理,但到了实际工作中才意识到,自己还要关注许多意想不到的细节。即便各种扳手的功能都是拧螺丝,但它们的作用互不相同,必须能区分它们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否则工作将会进行不下去。老机工师傅带我到主机和各类辅机的处所清洁,这使我能够“亲密接触”这些机器的相关部位,了解它们不易被观察到的构造。

  在长期不断地参与到各种检修任务中,我得以观察机器的内部状况,这些经验在学校理论学习中是根本接触不到的。实际工作时,理清楚一件维修工作的做事逻辑和工作流程也相当重要。事前该如何准备,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事后如何收尾等等。有些检修工作是不可多得的,我甚至担心有些任务在实习期间都接触不到。机舱每个“大活”机会我都视若珍宝,并努力让自己完全投入,每天都有丰富的收获。

  我们的轮机长是很温和的人,有时还会花时间和我闲谈。他告诉我,船上做任何一件工作,首先要注意安全,其次要有责任心,并把这份工作做好,不能含糊,随着自己职务上升,会越发觉得轮机员的责任是如此重大。即便将来走上不一样的道路,有了海员经历也会受益终身。

  途经航线最北端时,我得到了协助电子电气员上甲板修理冷箱的机会。北太平洋的刺骨寒风可以直接穿透厚厚的棉外套,让我见识冬季海风的严酷。恰巧剩余的棉大衣不够,电子电气员将仅剩一件留给了我,自己只加套一件棉马甲。在二层绑扎桥上,我们与穿行的大风撞个正着,手套下的手冻得冰冷,他探出身子,迎着寒风打开电箱盖板并吩咐我扶好,我伸出手去,这时才发觉低温远远超乎我的估计。电子电气员从容地拆装电路板,如此持续两个小时,在寒风中笑着和我沟通,工作的神情泰然自若,透着轻松自如,这使我肃然起敬——那不正是自己梦想着想要磨练得到的品质吗?

  那两个小时的艰苦,或许对一名真正的海员来说不过是皮毛,却实实在在地烙印在我脑海里。隔天海上下了一场大雪,政委组织大家在餐厅包饺子,我发觉,这个时候的船上无疑是最为温暖幸福的。对于我这个南方“后生”来说,这也是自己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

  一个航次过后我们航线变动,去了欧洲。赤道附近的阳光下,犹如宝石般清澈的印度洋宽大而平缓。易北河上,近夜的灯光和天空余光交相辉映,恍若梦幻。途经赤道时天气非常炎热,我有时以为自己承受不住机舱的高温,但经历过后发现,那段时间我们在机舱内完成了许多工作,印象中甚至比上个月的更多。

  我们的机工长言直爽快,对我说,选择上船做海员,会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经历过海上的风浪,见识过世界的各处风光,生活中还有什么不能淡然面对的呢?

  正所谓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海员身份给了我勇气,坚毅地应对一切挑战,我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增进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新技术、新环境,忠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为建设航运强国注入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海之春轮】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