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编者按: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传递“中国智造”力量,展现“中国品牌”魅力。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载集团内所属相关单位的智能制造典型项目,聚焦技术创新,助力中远海运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上海中远海运所属福建中远海运化工码头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运用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7月25日,福建中远海运化工码头顺利召开东曹项目新一期优化运营座谈会,会上续签了仓储保管协议,深化战略合作,推动共赢发展。
回首2019年,为抓住世界五十强化工客户东曹集团在福建寻找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粗(以下简称“粗MDI”)码头仓储的需求,公司项目团队详细研究粗MDI货品理化特性,得知该货品最大的难点在于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而重中之重是温度控制的方案,这是东曹集团乃至整个聚氨酯行业都遇到一个难题,即当时业内采用的温控方案,间断作业时终端管线容易因冷却聚合结晶,造成货品污染。经研究,传统的加热温控技术有三种,蒸汽热源方案、导热油热源方案、电能热源方案,但以上三种方案并没有彻底解决可靠性和便利性平衡,装车台末端的聚合问题也没有解决。东曹集团十分关注温控方案,期望通过改进工艺,减少聚合结晶量。
如何通过技术改造才能提供一套可靠、安全的储运系统及储运方法成为引进东曹客户的关键。公司项目团队,经过长达半年的技术方案研究设计,技术人员多方调研,实地考察、详细研究当时业内普遍采用的保温技术,充分分析优缺点,并从温度控制、液位控制、存储密封性等多方面考虑,尝试、摸索,复盘推演,最终发散思维,创新性提出采用变频温控罐外循环加热技术和终端批控定量循环的方案,再加上电伴热管线保温的方案,确保温控效果,同时,对温控全流程进行DCS组态监控,对重要的参数稳定、压力、液位、货物流向进行自动监测,并采用远程控制泵阀的方式,确保了温控方案的可靠性,彻底解决了仓储终端环节出现货物聚合结晶污染的问题。创新性方案赢得了先机!2020年公司成功引进东曹项目,在外贸大客户营销工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自2020年成功引进东曹客户至今,经公司技术团队创新优化的粗MDI仓储温控技术,货品温度控制得当,从未发生结晶问题、质量问题,货品无污染,无损耗,且大幅降低了拆检过滤器频次,彻底解决了困扰东曹集团乃至整个聚氨酯行业粗MDI仓储过程中货品结晶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成功获得了东曹集团的认可和赞扬。2022年该项技改创新项目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获得两项发明专利。
创新优化粗MDI仓储温控技术,突破了业内的“卡脖子”技术,提高了货品存储质量、安全性能,对提升东曹客户黏性起到决定性作用,至此,公司成功打造并推出“金罐”品牌,即拥有技术难度大、品质高储罐,该类储罐罐容小,但收益大,且在业内具有稀缺性,有效提高在业界的品牌影响力和在化工品、油品业务上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在行业市场内的信誉口碑,同时,对后续拓展巴斯夫、烟台万化等国内外大客户,开展同类货品保温技改提供创新思路,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上海中远海运)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对连接储罐顶部和船舱的尾气循环管道焊接口进行打磨
图为外循环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