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远洋配套大连分公司机加工班组组长 刘大林(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09-15
作者:周淑梅
字号:[ ]

  匠心之光

  刘大林是南通远洋配套大连分公司机加工班组的班组长。他于2013年作为研配工入职。当时,研配工只有他一个人,他不仅自己要研磨,还要带徒弟、制作研配工装等。

  作为加工班班组组长,他一个人带着徒弟,顶住压力,勇于担当,他自己研磨一个孔,让徒弟粗研另一个孔,他自己干完了一个,再去精研徒弟粗研的那个孔,凭着他精湛的技艺和极高的工作效率,他有效把控了研配节点。研配工不容易培养,对每一位徒弟,他都制定了严谨的培训计划,分阶段,手把手地教。从刚开始带一个徒弟,到现在,经过10年的时间,公司已经有10名娴熟的研配工人。现在,在研配这个行当里,他带的团队在当地绝对是第一梯队,这令他无比自豪。

  机加工有其特殊性,他们所加工的锻件都比较昂贵,如果出现质量事故,损失巨大;机加工是产品建造的最后一个环节,前期由于材料晚到等原因,最后会把压力都给到机加工部门;再加上机加工班组管理的设备比较多,而且都是精密设备,设备投资较大,操作不当就会造成较大损失。这些客观因素都使得作为刘大林压力很大。他经常说,“从做机加工班组长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松懈,怕的就是加工过程中的马虎大意。” 刘大林根据物量均衡的原则调整计划、根据计划灵活安排班次、严格三级检查把控质量、不断改善工艺降低成本、时刻关注设备工装维修,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班组按期、保质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产品的机加工工作。他总是提醒工友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现场,经常可以看到刘大林蹲在螺母边,把小本子放在螺母上,低头认真地记着什么。他说现场发现任何问题,就得立马记下来,不仅问题要及时调整,第二天晨会上还要提出要求,举一反三。回到宿舍,他要把小本子掏出来,把第二天晨会上要讲的要求再次梳理,躺在床上,还要把今天一天的工作从头到尾像过电影一样再过一遍,生怕疏忽了什么,要是突然想起什么,他会一咕噜地爬起来,赶紧记在小本上。

  十年来,刘大林与企业共成长、共进步,从一名研配工蜕变成一名班组长,他始终用特有的严谨和坚韧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工友,带领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用自己的光和热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绽放光芒。

  (周淑梅)

扫一扫 看视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