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思念长(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10-27
作者:何昌林
字号:[ ]

  海员天地海上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曾经这首背得滚瓜烂熟的古诗,当时任凭老师怎么剖析,我却始终无法体会王维笔下的这份浓浓乡愁。直到步入了“留不住头发,挡不住皱纹”的中年时期,才慢慢体会到那登高望远之外的惆怅,那就是对父母越来越浓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随着渐浓的秋意徐徐到来。中午时分,估摸着父母正做午饭,趁着靠泊码头有信号,我拨通了微信视频通话。二老激动地相挤着进入镜头,还不等我开口,便连串发问:“到哪里了?吃饭了没有?你那里是白天还是晚上啊?”我一一汇报,也照例询问了二老的近况以及庄稼的收成如何。二老一如往常地说:“你不要担心,一切都好着呢!”挂掉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知道他们又瞒报了。母亲的手患有腱鞘炎,每天都被抽筋的疼痛折磨着,发作时只能吃止痛片;父亲有风湿性腰痛,这个渐凉的季节正是发作最频繁的时候。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的他们总觉得这都是不痛不痒的小事,不值得一提。我心里很清楚,他们是为了不让我担心。也许,“我不饿,我不喜欢吃,我好着呢!”这类话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标配谎言。

  我们农村有句老话:“子女成家了,父母就算上坎了。”如今我们兄弟俩都已成家立业,年逾六旬的父母本该“退居二线”,享受清福,可他们对那一亩三分地的激情仍不减当年,总是见缝插针地跑去地里干点什么,不留片刻的休闲时光给自己。我们兄弟俩时常劝他们不要再种那么多地,二老嘴上答应着,心里却盘算着哪块地需要锄草了、哪处庄稼又该播种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变本加厉”地搞起了养殖,猪、鸡、鸭……凡是适合农村的都养上了。我时常以身体健康为由“教育”他们不要那么拼命,可父母一脸无辜地反驳:“种了一辈子的地,已经习惯了劳作,若当起甩手掌柜来,反而全身不舒服。”我很清楚,父母一辈子节衣缩食,深知赚钱的不易,只要还种得动地便能自给自足,便不会增加我们子女的负担。父母的想法正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真实表达,他们从不说爱,却处处做着爱我们的事。

  因为工作原因,这些年我没有陪父母过过一次生日,没有帮父母干过一次农活,即便休假,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也都是来去匆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在与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分别中渐渐老去,为了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无论我们工作再忙,航行在世界何处,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和父母经常通信,聊聊近况。其实,父母的愿望很简单,一次聊天、一次视频通话就可以让他们开心很久。

  【作者单位:新浦东轮】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