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 筑起技术创新大舞台(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11-03
作者:邹炳
字号:[ ]

  近日,中远海运能源广州中心袁祥林职工创新工作室又传捷报:工作室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的“一种柴油机水套辅助拆卸工具”专利申请获得通过了!这已经是该工作室成立以来第3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了。

  袁祥林职工创新工作室设立在广州中心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这里原是该中心的陈列室,柜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奖牌、奖杯、荣誉证书等。2022年在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工作室先后增加了一系列办公用品,随着创新成果的出现,工作室也陆续放满了成果样品,虽然空间非常小,人气却不少。

  工作室以“挖掘创新潜能,推广创新经验”为宗旨,提倡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以协助解决公司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为任务,共同的追求凝聚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热衷干事创业的人。除了中心员工,这里常常聚集着公休帮忙的“三长”和上下船办事的船员。在这里,经常听到的是如何解决技术难点堵点,如何降本增效和如何提高培训实效等话题。

  追逐梦想 勇于担当的带头人

  说起工作室,不得不提工作室带头人袁祥林。这位高级轮机长,现任广州中心培训保障部经理,近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过多起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目前受聘为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等各省危化品专家库成员。去年初,当接到担任工作室负责人的任务时,他第一时间对工作室做起了规划。

  在袁祥林从事轮机工作20年生涯里,遇到过很多难题,他深知船舶机器维修保养的艰辛,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有机会解决某些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如今有了工作室,更有了大显身手的有利条件。因此,他不辱使命,亲力亲为,组团队、立规矩、定课题,快速搭起了工作室这个舞台。

  创新操作方法 解决技术难题 

  在带头人的指导下,工作室很快吸引了怀着共同梦想和共同志向的船岸员工,他们从船舶生产经营和自身工作经验出发,找出行业中的痛点和难点并制定课题方向。如针对船舶经常发生的货油泵漏油检修问题,工作室人员访船厂爬机舱,抓设计抢制造,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一款适用多种船舶及机型工况的工具发明制造。

  去年8月,工作室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一种货油离心泵轴承、轴封的辅助拆卸工具》的专利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该辅助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船员工作强度,大大缩减了检修工期,避免了船期损失,保证了卸货安全和外部检查顺利通过。针对内贸短航线船舶经常发生主机缸套水套漏水的问题,工作室成员群策群力,通过对船舶主机结构分析和研究,创新了《一种快速拆解主机缸套小水套的优秀操作法》和《一种柴油机水套拆卸工具》,该工具于2023年10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操作法的创新和工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船舶主机的维护保养效率,按照公司130多艘船舶测算,累计可节省上千万元的成本损失。此外,工作室去年与八所海事局危防工作室合作,对《液体运输管道测漏初步方案》开展实用新型技术研究,发明创造“应用于危化品码头和液货船舶的可视化超声泄漏检测仪”,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在发明创造及应用过程中,工作室团队成员们积极发挥工匠精神和自身优势,务实精干,一环接一环地把发明创造坚持到底。如许志华轮机长结合船舶实际提出了缸套拆检工具雏形;周建伟船长根据工具雏形精心画出图纸;在船工作的方可轮机长结合现场设备情况对相关技术方案的应用给予充分验证;邹炳轮机长发挥写作编撰强项协助工作室完成相关文字工作;安全保障部罗金胜利用以往与船厂常打交道的资源协调船厂和码头等地,为工作室相关创新工作的实现铺路搭桥。

  创新培训方式 赋能船员成长

  工作室积极探索培训最佳管理实践,提升培训的科学化和实效性,重视把船舶管理实践经验融入到船员岗前培训中,重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船舶遇到的难点痛点开展研究,想船员所想、急公司所急,汇集大家的智慧和良好的船艺,利用新型媒体等载体,创新培训管理思路、培训教材和教授方法。工作室充分发挥中心年轻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开展图文并茂的短视频制作和PPT动画制作。工作室成立后一共编写了以图文结合、视频演示为主的系列培训课件70篇,总结更新了船舶最佳管理实践10本书。工作室还潜心研究船员岗前培训教材,目前已经完成PPT课件上百篇,并及时与公司船舶管理部进行了共享,充实和丰富了船员培训教材。

  去年工作室制作的短视频《船舶提油多装降本增效》《发挥岭南文化创新安全管理》《大海,逆行》被列为优秀短视频在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提交的可视化培训教材《一种快速更换货油离心泵轴承、轴封的创新操作法》和《船舶擦碰码头事故案例教材》,获公司2022年“可视化培训”教材制作大赛特别奖;《一种快速拆解主机缸套小水套的优秀操作法》获得今年工会组织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比赛一等奖。

  此外,工作室积极参与中心和广州中远海运合作建立的珠江口船舶自引机制,不仅向一批新船长提供了实习机会,同时解决了公司船舶在珠江口水域引水难问题,加快船舶周转效率,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创新营销模式 赋能价值创造

  工作室成立后紧紧围绕公司愿景和ESG治理体系,结合中心职能,全力以赴地发挥专业优势,真诚为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品牌营销、安全营销更好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工作室与主管机关进行水污染防治和大气防止污染环保课题研究方面,双方合作完成的《船舶尾气脱硫塔洗涤水防污染研究调研报告》课题项目已经通过海南海事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与漳州海事局危防工作室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合作提交了《关于调整院校毕业生换证见习期的建议》和《关于泵舱风机启动时照明应延时开》的2篇IMO提案;与中国船级社开展课题研究,参与完成交通运输部关于《油轮、化学品船舶航运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南》的编写,展现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袁祥林职工创新工作室将继续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弘扬职工首创精神,团结面向更多的一线船员,把工作室打造成为能源运输一线员工的创新平台,让更多一线船员和员工的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议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工作室还将怀抱梦想,面向未来,在参与船舶管理、船员培训、航运经营、公约法规、IMO提案等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和作为,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智慧航运、绿色航运、智能船管先行先试,创新创效,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能源)

图为袁祥林在检查船舶安全设备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