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信步
《幽梦影》是我最近读得比较沉入的一本书,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张潮,一位出身富庶却无不良嗜好、屡屡赶考却从未入仕、杜门著书终名扬四海的传奇之人。这本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收录了张潮二百余条经典语录,极其适合我们间歇性品读。但有时间,择书中三两页,一看,二品,三注记。仅寥寥数语便展现出广阔天地,关乎青山绿水、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才子佳人、骚人墨客、著书立传、读经诵史……让我们在当下感知过往,今人与古人对话,在无形中受哲理之浸润。
“人不可以无癖”
阅读可以是一种习惯,也可以当作一种兴趣和爱好。爱读书者,“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我们可能做不到日日阅读,但我们可以做到伸手就能够碰到书。因为读书是好的,会给我们启迪与智慧。阅读是有益的,会在无形中引导我们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修复。
印象中感触较深刻的是在当教师的某段时间,因为开新课天天忙于啃教材改课件、备课上课复盘继续备课上课,高压状态持续数周,感觉生活中所有的颜色都消失了,但当某天无意中拿起一本书翻阅,读到某段字句时,突然间豁然了,那种为之激灵的所得和所获溢于言表,那种心灵上的荡涤和精神上的彻悟无法共情。所以,读书是好的,把阅读当成自己的爱好是幸运的。正如张潮所言:“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常听人说,“我很忙,没时间读书。”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是我们从小就熟记于心的。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也说过,“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读书无定式,想读就去读,碎片化阅读不也是一种阅读方式?若得闲暇,一杯茶,一捧书,一段阅读时光,岂不美哉?再甚者,随书中之主人穿四海走八荒,游历上下千年,岂不妙哉?正所谓:“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读书最乐”
年过不惑,很多事情看开了也看淡了,但唯独读书这件事儿却看得越发重了。连续一段时间不读书,莫名会感到空虚。即便是孩子几句关于读书的调侃,都能视为对自己的督促。中年阅读,不像青少年时期带着任务去读,不再为了累积华丽辞藻、获取典型事例。中年阅读,是纯粹的阅读,是轻松愉快的阅读。我可以读张潮,可以读桐华,可以读梁实秋,也可以读东野圭吾……只要我想读,我感兴趣去读,读他们的智慧,读他们的灵魂,读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折射出的无限魅力。通过阅读,走自己无法走的路,看自己无法到达的风景,体验不同人生,感受世间百态。类同“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缓缓合上张潮的这本《幽梦影》,心中无限感慨,这历时十五年的杰作确是书中之瑰宝,每每浅读几句,便会不自主陷入深思,去挖掘字面后的深意,感受作者传递出的睿智。从心阅读,后有所思,进而有所得,阅读的魅力不就在此吗?
【作者单位:集团人才发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