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程·青春行
5月11日,中远海运重工团委印发《关于开展中远海运重工第三届青年创新创效竞赛活动的通知》,活动以“精益质量”为切入口,将主题设置为“铸精益质量基石、谱创新创效新篇”,引发公司全系统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近年来,中远海运重工团委紧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集团团委重点任务,坚持实施以赛促“创”新模式,连续3年举办了青年创新创效竞赛活动,坚持围绕“绿色低碳智能”找准突破口,通过创新创效活动品牌渲染,增强团员青年科技创新意识,切实把“势”造起来、“劲”激起来、“气”鼓起来、“力”聚起来,以青年创新动力激发企业创造活力。
围绕中心选准主题,找准创新创效突破口
中远海运重工团委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培育青年科技创新发展观,引领青年把握“新能源业务”和“数字化智能制造”两个新赛道发展方向。
第一届创新创效大赛的主题是围绕“精益生产”推出“绿色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制造”,收到40个课题项目,从中选出18个课题参与决赛展示环节;第二届创新创效大赛主题是围绕“精益设计”推出“精益设计促发展、创新创效赢未来”,收到36个课题项目,选出14个课题参与决赛展示环节。其中聚焦新能源业务方面的有绿色燃料气体扩散数值模拟方法研究、8.2万吨甲醇双燃料散货船研发、单船能源在线检测平台等,聚焦数字化手段的有大型FPSO生活楼二维数字设计变革、数字化一体化设计应用、三维模型进生产应用等,聚焦精益设计管理的有图纸电子化系统的研发以及K- MACS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开发等。这些主题聚焦的都是企业亟须突破的痛点和难点,涵盖了经营生产、精益设计、绿色环保、数字智能、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
公司团委通过找准创新创效突破口,带动青年以岗位建功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赢得新优势。
转变思路勇于创新,聚合创新创效着力点
中远海运重工团委在制定比赛机制时,要求每个项目必须具备创新背景、创新案例、创新成效,充分体现了创新为创效服务的目标。
众多创新创效案例中不乏小成本大产出,也涌现新技术高效益。例如第二届创新创效竞赛中,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单船能源在线检测平台》小组仅有2人,通过网上采购和组装系统,安装了250个专用无线智能采集器,实现对船用能源实时监控最大化,整个项目总成本不到2000元,投入运行后,5个月节省电费70万元,降幅15%,实现小成本大产出。扬州中远海运重工《K-MACS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开发》小组6人,平均年龄29岁,面对船用系统数据量巨大、录入重复、工作繁琐且容易出错的困难,利用ChatGPT技术开发了机器人代码,实现数据自动抓取、报表自动整理、数据自动录入,全年预计节约设计成本400万元;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超2万箱级集装箱船绑扎系统精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小组6人,平均年龄31岁,集合3D模拟及车间实验,攻克了船体动态变形对绑扎系统精度影响的关键技术,在已交付的10艘24188集装箱船上实践应用,测算可节约管理费用超过500万元。
为了聚合创新创效着力点,公司团委邀请设计、生产、数智、科创以及党群部门负责人担任活动评委,参加全过程的指导和评审,对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及时在全系统推广应用,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格局推动青年创新创效案例成功落地。
统筹组织精心安排,放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中远海运重工团委结合企业特点、项目特色、团队优势,深挖科技创新资源。第一届创新创效大赛设计了抽象的“创”字主题LOGO,由产业工人、船舶、风帆、浪花等元素组成,诠释了中远海运重工人围绕“海洋梦、船舶梦、制造梦”的创新蓝色情怀。对竞赛的优秀作品,公司团委统一组织设计排版,编辑制作装订成册,以《优秀创新创效作品集》画册形式分发旗下各单位学习推广。青年员工还自己作词作曲,制作专题MV《让梦想盛开》,积极营造上下联动的创新氛围,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创效活力。
公司团委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电子团刊《青年通讯》和各级宣传平台,通过新闻报道、采访纪实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每年“五四”和主题活动期间,创新制作团员和青年喜闻乐见的融媒体宣传产品,打造了多个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青春气息的文化精品。2023年制作的“五四”主题视频《青春无畏》,作为集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微视频进行全系统展播;今年制作的“五四”主题视频《创新为马我为缰》为第三届创新创效竞赛造势、开篇,在团员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公司电子团刊《青年通讯》每期设置不同的青年话题,引领青年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勇于发声,已累计推出75期电子刊物,汇聚了青春能量。
重视人才精心培育,打造人才成长强磁场
为了培养和选树优秀的年轻干部,中远海运重工党委先后选拔建立了“云帆”“竞帆”“扬帆”等“三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库,构建“综合培训、个人提升、导师培养、岗位实践”的“四位一体”培训培养体系,帮助优秀青年骨干进入年轻干部库,对其进行全方位快速培养锻炼。针对部分入库标准高、要求严、青年资历短的问题,公司党委大胆实践,对创新创效竞赛及技能大赛中的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人才进行适当入库政策倾斜,制订“一人一案”“一人一策”的跟踪培养方案,年轻干部培养体系运行成果逐步显现,多名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拔使用。
目前,公司“三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库中从事科技创新、专业技术设计人才146人,在设计研发一线设立基层团支部13个,选优配强专兼职团干部39人,其中团组织书记13人,所属4家企业的团委书记或副书记均从设计研发条线产生。所属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技术本部生产设计部生技船体科获得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技术本部生产设计部生技舾装科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获评首批市级“青工创新创效工作室”。2021年和2023年,中远海运重工先后召开两届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在企业科技创新事业中表现突出的“十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和“十大优秀设计师”,表彰对象中“80后”科创青年骨干占比近70%。
在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的进程中,中远海运重工承担着集团“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重任,公司团委将搭建平台,持续打造青年“双创”品牌,以实际成效展现新时代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的“硬核”力量和科技强企的“后浪”担当,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