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伟大旗帜·奋进壮阔航程”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征文选登
逐浪新时代
广州中远海运航运环保业务以船舶油污水处理、船舶危废处理和其他固废处理为切入点,拓展船舶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机器人自动化清洗舱、室内空气净化等新业务,不断延伸丰富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绿色航运业务平台。目前,公司航运环保板块设有一个事业部门——航运环保事业部,以及两家全资子公司——广州中远海运净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净海环科)和海南中远海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南环科)。
净海环科成立于1995年8月,是广东省内最早进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在广州建有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含油污水处理基地,拥有5000吨级码头,有完善的储运系统,废油、废水可经管道直接输送到项目储罐,总罐容存储能力高达7500立方米,拥有30万吨/年含油污水处理资质,拥有500载重吨的清油污船1艘、应急辅助船3艘。近年来,净海环科深耕航运环保领域,积极响应环保、海事、港务、税务等政府部门监管及业务要求,以油污水处理为支撑点,打通上游清污接驳和下游处置利用服务环节,打造“船舶油污水接驳+油污水处理+废油合法处置利用”一站式服务链条,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航运环保商业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节攀升,成绩喜人。
海南环科成立于2022年4月,坐落于海南省澄迈县马村港,是广州中远海运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部署,践行集团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航运战略要求,推动航运环保产业在海南区域延伸布局的试点项目。该公司通过升级改造、科技研发等方式,深化拓展船舶油污水收集与处理、船舶自动化洗舱、海洋环境应急治理服务,以及船舶新能源应用与海洋环保的技术研发、产品经营等业务领域,更好地为在琼船舶提供航运环保服务,探索科技赋能航运环保产业,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试验区航运环保科技服务平台。
◆昂首阔步闯新路
航运数字科技和航运环保产业是广州中远海运“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两大战略产业。作为航运环保落地实施的平台之一,净海环科在广州中远海运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立志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赋能航运环保发展的绿色航运之路。
为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净海环科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校、研发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合作。净海环科含油污水工艺技术优化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代表国内油污水处理工艺先进水平的“一种船舶油污水废水的处理设备”的发明专利,加上此前取得9项实用新型专利,共拥有10项专利。
2022—2023年,继获得“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后,净海环科又成功进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被纳入中远海运集团第二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清单。
目前净海环科已完成油污水处理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废水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年。从2020年到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了3.8倍,营业利润则增加了76倍。这一切,都离不开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增长的理念引航。
相较于陆岸汽车运输废矿物油,船舶水运方式能大大提高转移效率、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承运风险,因此,净海环科立志要攻破难关,打通水路转移废矿物油通道。为此公司积极与当地交通、港务、海事等部门沟通协调,按照有关部门提出的危废转移联单闭环管理要求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投入220余万元对输油管线、油泵、油罐等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废矿物油装卸设备设施,并协助油库码头顺利取得废矿物油港口作业资质。
2022年7月28日,经广州港务和海事等主管部门批准,净海环科在中石化中海燃供新造油库码头将980吨废矿物油装船运往广东省佛山市,正式开启了广州港的废矿物油水路转移业务。从此,净海环科油污水预处理产生的废矿物油可通过水路运至浙江、福建等地。通过推进废矿物油水路、陆路双通道转移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公司仅在2023年上半年便拓展了含油废物转移利用新客户8家。
一直以来,散货船货舱高空清洗工作主要由船员手持高压冲洗设备进行清洁作业,安全风险大、操作效率低、清洁程度不足、部分死角无法清理。这是长期以来困扰货主、船东、船员的大难题,同时也是航运环保产业破题答题的机会。
围绕航运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广州中远海运决定在散货船高空清洗机器人、集装箱船自动清洗—水处理—循环利用一体化系统、多功能环保型防腐除锈机器人等领域展开产品研发,为解决货舱高空清洗问题、满足现代航运业的发展需求提供环保与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3年1月,广州中远海运航运环保事业部成立机器人项目工作组,迅速开展场景需求调研、技术创新、项目方案推广等多项工作,整合技术与市场资源,并与头部特种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同年7月,工作组完成“散货船货舱高空清洗机器人”样机制造,9月5日,经过进一步优化的货舱高空清洗机器人登上宝祥岭轮,开展首次舱内爬壁越障高空清洗能力测试。
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小小机器人,内里可是大有乾坤。它搭载了船舶消防水设施,能够轻松实现10米以内的冲洗作业;可通过清洗系统遥控转向;由于体型小巧,机器人在船舱肋骨间移动灵活、畅通无阻;依托稳定的永磁吸附与四轮驱动,可以轻松攀爬至顶边舱斜板。与人工作业相比,机器人洗舱高空作业优势明显。
此次船舶舱内机器人的首次产品实测,是广州中远海运在航运环保自动化业务上的一次突破。
◆规范高效堪示范
2022年1月25日,净海环科成功取得了深圳海关“蓝天2020”缉私行动查封的污油水处理业务项目委托,承接处理海关查封的1.66万吨油污水。
在接受污油水处置委托后,公司上下全力以赴,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转运量大等诸多困难,顺利完成了交付给他们的重担,进而开创了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置—废矿物油转移利用”新模式,实现了船舶含油污水的全产业链经营。
其实早在2021年9月至10月间,为了争取到这个污油水处理项目,净海环科已经专门筹建了“接收处理深圳海关查封污油水项目组”,由公司总经理挂帅,抽调党员、业务骨干共6人组成了一支专业团队。项目组研判市场,吃透政策,主动与深圳海关接触,一边与深圳、东莞、江门、佛山等地的海事、港务、环保部门沟通,了解掌握情况;一边精心部署,做好相关工艺技术准备。为此,项目组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最终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污油水接收处理方案。
转运油污水工作启动后,在江门某油库,项目组安排专人进驻现场全程跟进协调工作,保证各个环节畅通。其间,存储的油污水、废油及油泥受低温天气影响,作业难度大大增加,油库方面也两次撤走现场作业人员,导致该项目停工。
面对困难和挑战,项目组及时应对,先后6次与海关、油库等单位进行现场沟通协调。经不懈努力,到了2022年3月,存放于江门诺富龙油库的6031吨油污水终于全部转运到净海油污水处理基地。
受疫情影响,存放于东莞某油库的油污水转运工作推迟至2022年9月进行。因该油库的码头已注销停用,原计划的水运转运方式也受到影响。
面对新问题,项目组数次前往现场考察,对如何使用码头进行专业论证,确认现有转运方案是安全稳妥可行的。项目组制定了完善的转运应急预案,配合油库成功举行污油水转运预演,并且积极协同深圳海关与东莞市环保、海事、交通、水务、应急等部门进行沟通,先后召开7次专题座谈会、现场督导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东莞市政府同意临时启用该码头进行油污水水路转运。11月7日到26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暂存于该油库的9879吨油污水全部转运完毕。
按预定计划完成所有油污水和废矿物油的转运任务后,项目组所有成员都已经十分疲惫,但他们没有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跟进两个油库的油渣油泥处理收尾工作。组长带队到深圳海关参加后续工作部署会,安排专人驻扎油库,监管转运现场,多次派人到油库及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关系,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在深圳海关、环保部门、两地油库及清运公司的配合下,至2023年2月底,净海环科先后完成了两地油库共9个大罐超过3100吨油泥油渣的清运处置任务,为1.66万吨油污水的处理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净海环科项目组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规范、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让深圳海关和有关部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规范水平,保障航运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净海环科启动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QES)建设,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体系工作小组,组织力量梳理、规范和优化船舶油污水处理、海上溢油应急防污服务等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
净海环科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举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专项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净海环科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工作要求,做好港口与船舶污染物防治工作,打造成为行业标杆,守护青山绿水。公司以满分的成绩获评年度广州市环保诚信企业,这是广州市环保部门对净海环科综合实力的充分肯定。此外,公司积极拓展生活污水回收及处理新业务,为发展航运环保产业、守护碧水蓝天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广州中远海运深知,想要将绿色航运环保路走稳、走好、走长远,安全问题是根本。必须时刻将安全工作挂在心上、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平日里,公司最注重的就是树立职工们的安全意识,领导带头讲授安全环保主题党课,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检查,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严抓安全监督工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做到安全和产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危急关头显担当
2022年11月,新冠疫情在广州市蔓延开来,许多企业只能居家办公,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净海环科肩负着承接、处理广大船东船舶的油污水,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职责。在郑重承诺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公司向辖区主管部门主动申请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生产运行,立下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战役的“军令状”!
生产一线上,一个个员工忙碌的身影,组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在净海油污水处理基地码头,净海环科净化中心的员工们不分昼夜忙个不停。他们接驳管道,控制闸阀,把运送过来的一船船油污水抽送到基地存储罐。他们在综合车间里添加破乳剂,控制观察气浮、撇油情况。他们在生产基地里转运废矿物油和运送生产资料,并有序开展设备维修保养、管道除锈上漆包扎保温层、更换安装油泵等安全工作。
在东莞某油库,负责转运深圳海关查封油污水的2名项目组成员每天坚持从住地到油库现场管理协调。围油栏组的员工怀揣“保质量、保时间、保安全”的决心,每天24小时待命开展围油栏作业。
在海南环科项目组,2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默默奉献,坚守岗位,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当地疫情和特殊环境等各种困难,主动谋变破局,与远大集团合作研制了移动式空气净化器等环保新产品。
这道美丽的风景线,背后是一个个先进模范的示范与引领。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广州中远海运的党员们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带头坚守岗位,组成了一支上下一心、坚韧不拔、义无反顾、奋战在前的“党员突击队”,有力保障了防疫、生产的推进。继先后荣获广州中远海运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后,2023年,净海环科党支部荣获中远海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净海环科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黄武林兼顾广州中远海运航运环保事业部和净海环科的工作。那段时间,他总是不停地在公司大厦和油污水处理基地两头跑,全面了解一线情况,统筹兼顾,掌握局势;他就像公司航运环保事业的一根“定海神针”,凝起了面对新冠病毒时职工们紧张迷茫的心,聚起了大家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的魂。
净海环科副总经理叶亮全力协助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周密部署安排,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每一条指令都见行见效。广东省海员工会“周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牵头人、净海环科总经理助理周毅第一个提出要排除万难,每天24小时驻厂值守,进行生产调度、协调班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生产安全有序。
净化中心班组员工——罗勇、翁国管、陈嘉、黄光东等班组长以及其他近10名操作员始终牢记着时刻听从组织召唤的誓言,当接到返岗通知时,他们虽然身处各地,却不约而同立即放下手中事务,设法回到公司,坚守一线。
这道美丽的风景线,背后是广州中远海运坚实的后勤保障和服务。
广州中远海运严格贯彻落实属地政府和上级对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总是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宣贯指示精神,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订排班、管控、应急、奖惩、慰问等措施,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后勤保障工作,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非常时期,生产基地每天组织员工分批次进行核酸检测,门卫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严把进出人员车辆安全关口;职工食堂人员及时购置防疫物资,保证食品食物等充足,满足职工日常生活供给;清洁员坚持返岗站岗,定时对办公室、走廊、食堂、厨房等公共场所进行保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公司为一线员工们购买了睡袋,解决大家不能回家的休息问题;购买了水果、干粮,慰问日夜坚守岗位的员工;鼓励、组织留厂员工在业余时间到公司内部活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运动,为大家营造像家一样有关爱、有温度的和谐氛围。
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广州中远海运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油污水接收与处理量、废矿物油转移量,以及营收、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奋楫扬帆向未来
“实业做得有多大,广海才能走多远。”促进产业规模化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广州中远海运坚持以开拓市场为重点,时刻关注航运环保市场变化,牢牢抓住业务增长机会,积极探索业务扩张路径,设法解决因船舶油污水来源、水质越来越复杂而导致的净化处理难度、成本越来越大等难题,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在广州中远海运航运环保事业部带领下,净海环科、海南环科以上率下,主动出击,积极走访新老客户、政府部门、咨询机构,考察项目、调研市场、洽谈合作意向,力求做到存量和增量业务共增长。
在提交给国务院国资委的《关于完善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转移、处置的建议》中写道,“当前船舶含油污水岸上接收处理设施不足。根据IMO的全球综合航运信息系统(GISIS)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8年间,我国共有23宗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不足的报告,涉及青岛、天津、宁波、广州等多个国际贸易大港,其中反映占比最高的是垃圾接收、洗舱水接收设施不足……”“海南省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规划建设国际航运枢纽,但目前无船舶油污水处置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三,但目前船舶含油污水需转运至广州及其他地区进行处置……”“还有部分港口码头配套建设了船舶含油污水岸上接收设施,但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处置成本的增加,以及缺乏相应的转运处置方案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功能……”
针对这些市场难点痛点,广州中远海运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和优势,在深圳和海南布网设点,形成在华南区域的多点联动;秉持“一横一竖”布局思路,公司聚焦大湾区、长三角与长江航道、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在北部湾、宁波舟山港,以及青岛、烟台及天津等港积极寻求潜在的环保资产布局机会。
为贯彻国家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部署,更好地服务中远海运集团在琼船舶航运环保需求,2022年4月,广州中远海运成立海南自贸港首家航运环保科技企业海南环科,以马村沥青库为依托,建设5万吨级的船舶油污水处理基地。目前,海南环科已成功中标海南澄迈渔船污水处理项目,迈出了扎根海南市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