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机器人,洗舱是“大神”(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4-08-23
作者:王绪男 高原
字号:[ ]

  向“新”而行 以“质”取胜

  本报讯 通讯员 王绪男、高原报道 8月20日,经过两天船舶现场试验,由青岛中远海运旗下连云港远洋流体设备装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洗舱机器人顺利完成了效率、安全、环保等多方面的应用测试,即将投入市场,开启船舶洗舱全新模式。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清洗效率和安全性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流体公司研制的洗舱机器人集成了最新的智能识别、远程控制、自适应吸附、曲面运动、伺服驱动和高/低压水射流等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适应不同船型的清洗需求,无论是大型货轮还是小型船舶,都能完成高效、精准的全覆盖清洗作业,有助于大幅提升船舶清洗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与依托人工清洗的传统洗舱作业不同,洗舱机器人能够真正减少登高作业,实现智能控制和自适应清洗,符合航运绿色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必备的安全环保。产品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有效避免船员悬挂高空的作业风险,同时减少了化学清洗剂和防护服的用量,保持货舱涂料的防腐性,大幅降低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安全环保效益显著。

  二是高效的精准作业。产品能够吸附在舱壁上,通过智能导航及路径规划技术,提高产品在多壁面、多钝角等复杂环境中的决策能力和作业稳定性,尤其是清洗难度最大的上部舱壁,产品最大清洗效率达每小时900平方米,最高行走速度达到每分钟30米,洗舱时间最多可节省50%,有效规避了人工爬高清洗的水流弱、难度大、死角多等问题。

  三是可靠的成本效益。产品每台仅需1至2名船员配合,可轻松进入并清洗货舱全部区域。相较于人工清洗的全员参与,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也降低了船东洗舱费用的投入。同时,产品有效消除了人为疏漏、违规操作等隐患,降低了货舱清洁不良的高昂风险,洗舱质量提升显著,减少了船舶周转时间。

  据悉,在前期积极营销推广的基础上,本月底前可签第一批订单,年底前预计签约可达50台。

  作为船舶清洗技术的推动者,流体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洗舱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建设智慧在线监测和决策响应平台,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搭载先进的视觉识别系统,应用大数据定点除污技术,更准确、更高效识别船舱内的污渍和异物,不断提高清洗效率,自动调整清洗策略,确保清洗效果达到最优。

试验中的洗舱机器人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