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擎驱动集装箱标识制造升级(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5-03-21
作者:高琦淇
字号:[ ]

  行业科技

  深圳,一座正在不断见证传统制造业华丽转身的创新之城。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有这样一支队伍,用科技基因重组传统制造业的DNA,让集装箱标志制造行业迸发出令人瞩目的智慧光芒——他们,就是香港中远海运所属新世纪标志(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新世纪)科技创新工作小组。

  2024年,在深圳新世纪科技创新工作小组(简称科创小组)的引领下,公司科技创新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基础研发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实现了传统工艺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的转变。

  深耕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深圳新世纪科技创新工作小组以“智造赋能”为核心理念,聚焦核心技术、绿色工艺攻关,促进传统标志产品本质变革,赋予传统标志产品新的生命力。

  传统集装箱标志制造工艺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历史的印刷技术——丝网印刷。该工艺不仅需要制版、晒版等加工流程,还需大量人力手工将文字与图像转印到承印物上,多色套印时更要反复操作,费时费力且耗材。然而,由于集装箱标志对使用寿命和防腐蚀功能要求高,业内始终无法突破其他印刷方式在该领域应用的“卡脖子”问题。

  工作小组在前期绿色环保新材料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艺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成功引入第二代零排放UV喷绘工艺。该工艺不仅省去了传统丝网印刷中的制版、晒网、调油、对位、洗网等繁琐工序,还突破了高质量产品输出精度的瓶颈。公司因此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多样化、多色批量订单,并实现个性化订单的快速生产。这种高效与个性化的并行生产模式,大幅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保持了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引领行业向环保理念创新发展,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工艺变革仅仅是创新工作中一个缩影。全年落地的8项创新工艺与6大研发项目,构建起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矩阵,推动人均生产效率提升约20%。在生产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产量同比增长277%,开创了“绿色智造+柔性生产”的行业新范式。

  数字化赋能,打造智慧生产新标杆

  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生产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工作小组深度推进生产数字化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发适用于生产车间的系列系统。通过车间全覆盖智能数据采集终端,搭建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实现生产一线运行状态的秒级监测。

  合理有效的排产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集装箱标志由生产到销售的链路长、环节多,经过前几年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虽然实现生产数据沉淀,但数据颗粒度粗、更新频率低等问题,仍束缚了数据在生产排产场景应用的进一步拓展。面对这一问题,工作小组凭借不懈的探索精神,成功自主研发科学化排产系统,并于2024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利用先进算法,结合订单交付需求、物料供应、人力配置等多方面资源,科学规划并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实现订单排产自动化,彻底颠覆了传统人工排产模式。

  该系统至今已处理超过10万个生产订单。排产工作负担减轻40%,生产订单排产准确度提高至95%,生产周期缩短15%。与此同时,自主研发的报工系统也在2024年投入实际应用,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步显著提升。报工准确率提升至98%,数据分析效率提升30%,为后续生产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

  智能化生产元素与数字化系统多维联动,通过深度挖掘与分析生产数据,为生产优化、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持。生产绩效评估更加科学,潜在问题识别能力增强,促进生产流程不断优化,为2024年下半年步入“智能制造”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率先垂范,赋能终端服务生态

  为了顺应公司“智能制造”发展,工作小组创新管理理念,将“源头把控、过程控制、结果验证”贯穿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全过程。工作小组积极筹建集装箱标志行业内第一家研发实验室并正式启用,布局仿真测试、智能检测、场景化应用验证等核心实验功能,全方位保持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工艺领先、研发领先。

  集装箱标志作为集装箱的身份识别和管理工具,附着在集装箱表面,使用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潮湿、盐雾腐蚀等。研发实验室通过模拟日光光谱,再现不同环境下存在的破坏性光波,并配合温控变化,模拟不同地区施工环境温度变化,测试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化,评估原材料与产品施工过程的使用情况以及最终贴箱呈现效果。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集装箱标志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与潜在的产品应用问题,协助客户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耐候性能和使用期限。

  工作小组以技术标准输出为着力点,率先垂范,重构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赋能终端客户服务生态的优质平台。凭借强大的创新实力,深圳新世纪受聘为中集协集装箱生产分会副会长单位,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开创了集装箱标志领域企业在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承担重要职责的先河。目前,工作小组正积极投身于行业绿色发展标准的制定工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绿色化发展贡献力量。

  紧握人才密码,创新机制培育

  人才不仅是创新理念的发起者,更是技术应用领域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最为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核心主体。工作小组深刻认识到,要紧密契合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继续挖潜增效,加速复合型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工作小组聚焦人才培育,深化常态化“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机制。通过贯穿全年、覆盖生产一线各岗位、各机台的培训,培养多岗位复合型人才,突出骨干岗位作用,提高人力资源柔性配置能力。生产员工从单一岗位技能提升到95.74%员工掌握多岗位技能,成功打造出一支符合现代制造企业发展需求的队伍。

  同时,制定多维度的积分制考核激励方案,通过明确的考核指标,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员工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态度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根本性转变,激发员工个人工作价值创造。

  运用横向多维度的人才培育管理,2024年,累计338人次刷新相同工艺的个人产量纪录,累计63人次刷新工艺产量纪录。生产一线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员工在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中,共同成长进步。

  在全体员工精诚团结、奋斗实干下,深圳新世纪荣获2024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状”表彰。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获得省级先进劳动模范以及劳动价值创造的权威认可,彰显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与一线员工的创造力。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双碳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圳新世纪科技创新工作小组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前沿科技,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为了全方位、深层次推动企业迈向安全、绿色、环保的健康发展轨道,科技创新工作小组以高度责任感和前瞻性战略眼光,对标国际权威标准,精心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通过数智化管理、生产工艺升级、环保材料应用等方式,公司持续推进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保持连续下降,累计下降超过50%,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及碳排放控制目标。

  科技创新工作小组将员工的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全方位打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硬件方面,对生产车间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合理规划工作区域,确保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配备先进的安全防护设备,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为员工提供精准有效的防护。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妥善应对。通过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问题,确保实现零职业病目标。

  在多维度的体系建设下,深圳新世纪在2024年顺利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EnMS)和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认证审核,并与前期通过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EMS)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QMS)相融合,成为中国集装箱标志制造行业首家通过ISO“三体系”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凭借卓越的合规建设、绿色减碳实践、和谐的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深圳新世纪获评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2024年度绿色技术优秀项目,并在2024年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表彰大会上,获得“双优企业奖”“合规建设促进奖”“绿色减碳促进奖”“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奖”四项殊荣。

首页
返回